夏迎秋家離鎮上不遠,街背後,幾分鐘路程,去中心小學真的很近,就算是小娃兒走路慢又磨蹭,也不過十多分鐘的事兒。

給劉夢夏辦的是走讀,一來離家近,二來住校只對三年級以上的學生開放。

一年級的小米渣最多能辦個午休,晚上都得離校,要麼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要麼去補習班找輔導老師,學校是管不下來也不敢管的。

一年級都讀了大半,路也早就走得熟了,現在的劉夢夏已經可以自己上學放學,只是忙得過來的話,還是需要大人接送一下的。

別的不說,幫忙背個書包也好。

小小的人兒大大的書包,還得帶水杯帶傘,感覺也挺不容易的。

夏迎秋好奇的過了一下稱,裝滿了書本文具的書包八斤半,裝上水的水瓶一斤半,遮雨遮太陽的傘就不說了,不重,直接忽略不計。

而劉夢夏的體重,38斤。

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舞蹈興趣班,她都算是身體單薄個子小那一號的,往好聽了說是苗條,不客氣一點就是個豆芽菜。

吹大風的時候,都得趕緊找個避風的角落貓著才行。

平時接送自然都是夏迎秋的活兒,劉平安沒那麼多空閒時間,也就只能有機會就跑一趟或者順路給帶一下了。

倒是沒想到,這也能觸發簽到任務,就是不曉得完成後有個什麼樣的獎勵。

該不會給個小魚乾什麼的吧,就學校門口小商店賣的小吃,專門哄小娃兒的那種?

“唉喲!”

邊看手機邊走路邊在心裡瞎琢磨,劉平安剛剛拐過別人家的牆角,就覺眼前一花,就聽一聲驚呼。

迎面撞上個風風火火的人,撞出個咋咋呼呼的女聲。

正是這“別人家牆角”的主人,夏晚秋家的鄰居,從小組到村上再到鎮上,現在當了個副鎮長的姜小嬢。

哦,她的名字不叫這個,人家姓姜,小嬢是個有當地特色的稱呼,意思相當於小姑。

就是年齡相差不大的女性,輩分卻和父母相當。

劉平安的忘性有點大,主要是不重視,一直都記不清這個副鎮長的名字,只知道她姓姜,姜子牙的姜,年齡比他大不了多少,卻得跟著夏迎秋叫小嬢。

不是真的親戚關係,就是個表示親近的稱呼,農村嘛,老表表妹表叔表嬸什麼的張口就來,親戚隨便攀,嬢嬢也不過是其中之一。

別覺得不好意思,農村挺注重輩分的,管同齡人叫舅舅叫嬢嬢的多得很,大老爺們管一個背書包讀小學的小丫頭叫小姑婆的都不算罕見。

本來是沒什麼叫不出口的,不過現在,一句“小嬢你沒事吧”卡在嘴裡,要吐不吐的有點小難受。

這位姜小嬢的情況,還真不像是沒事的樣子。

雖然也算農村出身,也算是個風風火火的女子,可女子終歸是女子,也是在走路看手機,冷不防的拐角撞到人,一驚一嚇一跳一退,整個人都蹦了起來,腳下一絆,一屁股就摔那兒了。

糟心的是這小路真心不算好,這牆拐角有點窄不說,還有個農村特有的“糞耳朵”,就是糞坑出糞的地方,用來打糞水澆菜用的。

糞耳朵上蓋了水泥板的,可水泥板比路面稍高一點,有點礙事,剛剛姜小嬢也就是後退的似乎腳後跟在水泥板上絆了一下,才一屁股摔倒的,就摔在了水泥板上。

好死不死的,她家上午才打過糞水,這水泥板上,多多少少都灑了些不明不白的東西。

看著就很膈應人,更別說挨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