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良心科技

當劉平安把那個彩鋼瓦做的簡易門安好,開開關關的試驗好幾次,確認沒什麼問題才關上扣好之後,系統簡訊很及時的到了。

“你在自家小院子裡翻新了一間雞圈,完成雞圈簽到任務,獲得二十隻優良蛋雞和十隻優良肉雞。”

整個雞圈能觸發並完成雞圈簽到任務,在劉平安的意料之中,畢竟已經完成了好幾個任務,差不多已經摸到了系統任務的大概規律。

鄉村,農舍,農活,差不多就是簽到任務的關鍵詞了。

在“鄉村”這個大範圍之中,有著相應的勞動,就能觸發任務並獲得獎勵,穩穩的,妥妥的。

算是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當成了基本政策,貫徹得很是到位。

修羊圈,摘桑泡兒,撈沙挑沙,整雞圈,都算是出了力氣的勞動,都能獲得相應的獎勵,都算是有了即時到賬的收穫。

有時候條件還會適當的放寬,那個“相應的勞動”甚至可以替換成“相應的活動”,比如說在農商銀行取錢,就完成了信用社簽到任務。

嗯,農商銀行的前身,就叫做農村信用社,算是鄉村特有的基礎建設。

任務完成的條件很寬鬆,任務完成的獎勵分豐厚。

難怪劉平安會覺得這個鄉村簽到系統,很可能就是未來時空或者說平行世界的科技下鄉工程或者科技扶貧專案,再不濟也該是科技興農的相關產品。

有國家政策傾斜和專項資金撥款進行全力支援,卓見成效立竿見影的那種。

算是實打實的給老農民謀福利。

當然了,如果非要往歪處想,就多少有點面子工程的意思,有點像曾經的精準扶貧,各種支援各種秀是不遺餘力,要的就是立竿見影看得見的成效。

無所謂了。

面子工程又如何,這種立竿見影的面子,哪個不喜歡,哪個不想要?

又不是腦殼被門夾了。

別說信用社簽到那種明擺著送錢的福利,別說果桑簽到那種疑似生物醫藥領域的身體修復,就眼下這雞圈簽到送的蛋雞和肉雞,也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

真真切切,實實在在。

這年頭基本上沒有農民自家孵小雞了,都是在街上去買來養,大雞小雞蛋雞肉雞都有,品種好長得快,可不是一般的土雞能夠相比的。

吃飯的小碗那麼大的雞娃兒,大概是十三塊一隻,就算全都是雞娃兒,三十隻也是四百來塊錢。

不要覺得少,這畢竟是山卡卡的農村。

去建築工地打雜做小工,十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一天管一頓飯,大概就170的工錢,還得是正規一點的建築公司,要是本地的建築隊,能有個130就不錯了。

鄰村有外地老闆來承包土地種大棚菜,僱了本地的大媳婦小媳婦去做工,每天八小時不管飯,100塊一天。

劉平安做過的零工裡面,工價最高的是用打藥機給芒果打藥,扛機子拉管子兌藥水都是一個人的活兒,200塊一天。

那活兒可是有毒的,汙染相當大,要是對農藥過敏,根本就幹不了,不過敏的一天干下來也不好過,頭暈腦脹一身的藥味兒,燻得人想吐。

400塊,劉平安得用打藥機打兩天的芒果藥,如果用揹負式電動噴霧器,工價是130到150之間不等,兩天都還拿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