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虧得劉平安回去了,要不張友群肯定等得上火。

桑泡兒好像爛市了,水泥路邊那麼多賣泡兒的都在等著,收泡兒的老闆卻好像越來越少。

張友群摘了三筐,劉平安給搬到路邊後就一直守一直守,守到天黑也沒能賣出去,又一筐筐的搬了回去。

不是完全沒車,是挑三揀四的老闆不要,說是熟過頭了。

老闆的建議是讓搬回家自己晾曬成幹泡兒,也就是所謂的桑葚幹,到時候他們還是會來收,價格跟著市場走。

其實他們也會收熟過頭的耙泡兒,交給大老闆去晾曬或者烘烤,只是耙泡兒和鮮泡兒是不能混裝的,收鮮泡兒的時候,基本上都不會收耙泡兒,反之亦然。

現在的耙泡兒沒有大量出現,所以沒有收耙泡兒的車,只能搬回家自己去處理了。

還能怎麼處理,回去了把平房的屋頂收拾乾淨,倒出來晾曬就是。

幹泡兒也就是所謂的桑葚幹價格要高許多,只是大多數農民都不想晾曬,太麻煩太折騰人了。

那又不是倒在地上就不用去管,需要很寬敞的場地,得直接曬乾還要曬脆,還得用風車過一遍,五六斤鮮泡兒在不落雨的情況下曬個五六天,能弄出來一斤幹泡兒就已經很不錯了。

除非不得已,真的沒必要去折騰。

像劉平安這種賣不掉只能搬回家的情況,就是不得已,再麻煩也得折騰。

就像張友群說的那樣,種都種出來了,摘都摘回來了,總不能直接倒掉不要了吧?

曬出來裝好,能賣幾個錢就是幾個錢。

不過給這麼一折騰,張友群也沒了繼續摘桑泡兒的勁頭,劉平安更是興致缺缺,直接就息了第二天繼續摘桑泡兒的打算。

就讓它擱桑樹上熟透好了,等收耙泡兒的老闆來了再打主意,哪怕價格低一點也寧願從樹上摘下來就直接換成錢,真的不想弄回去三番五次的折騰。

畢竟耙泡兒都還沒有開始收,幹泡兒更是早得很,到時候能給出個什麼價,誰也說不準。

沒準兒還不如直接賣耙泡兒呢。

所以摘泡兒的事情可以放一放了,趁著有時間就去把河沙給弄回家,先把雞圈給整出來再說。

很大機率都能觸發新的簽到任務,別的不說,幾隻雞的獎勵是少不了的。

就不知道系統獎勵的雞,會不會是來自未來的雞,有沒有可能進化或者變異,跟一般般的雞到底會有些什麼區別?

說起來,劉平安都在懷疑那三隻良種山羊是不是也非同尋常,畢竟特級桑葚的的不凡他深有體會,不免有些疑神疑鬼。

連半夜起來上廁所,看山羊那大大的眼睛都覺得心頭有點虛。

生怕丫的幾個突然就口吐人言,要跟他討個封要個紅包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