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宋懷仁的訊息(第1/2頁)
章節報錯
“那兄弟就開口了啊!”
劉東明嘿嘿一笑,伸出手來比了個槍的手勢,這才輕聲道:“許哥能不能幫兄弟搞點這個?”
這年頭根本不禁槍,甚至很多軍伍上的人儼然到了公然賣槍的地步。
當然,這門生意有大有小,有繳獲也有吃報廢的,總之上到軍需官,下到各基層連隊,但凡是有機會的都會撈一把。
只不過38年還有點講究,終究軍隊體系還沒有爛透,多多少少還要些臉面。
賣出來的槍一般都是殘次品而已。
但是隻要出高價,還是有人鋌而走險的。
“要多少?”許白開口問道:“要是數量少哥哥我想想辦法還成,可要是數量多了也難辦啊!”
終究是拿了劉東明的好處,許白也沒有回絕。
不過話卻也沒有說的太死。
什麼叫數量多了難辦?
只要不是不能辦,那就是一定能辦!
不過一個賣旗袍的店一成五的份子.....還敲不開他的牙口!
在民國初期(1911年)漢陽廠生產的漢陽造步槍出廠價18兩銀(庫平兩),摺合銀元36銀元,七九圓彈每千顆81銀圓。
到了北伐時期(1925年左右),上海兵工廠生產的仿88式步槍(即漢陽造)價格為二十六元五角。
抗戰爆發後國民黨兵器工業進行了內遷重組,大部分兵工廠集中到了重慶,因日本的全面封鎖,生產成本不斷提高。
具體生產的成本價不明,生產出來就直接裝備部隊根本沒有對外銷售。不過可以參考但是民國政府採購德制武器的價格:毛瑟98K採購價30至50美元,合法幣90到140元(當時國民黨規定1銀元兌換1法幣),79尖彈的價格是每千發50美元。
這個價格直到抗戰中後期開始國內金融體系崩潰,通貨惡性膨脹,所以後期法幣在國際上基本不具有流通價值,對外交易一般都改用美元或黃金。
現在才1938年民國的金融體系還沒有奔潰,依舊還是採用的金本位系統,所以一隻漢陽造的真實價格也就150塊法幣左右。
按理說買國產槍劉東明應該選擇重慶才對,不過.....想想還是算了。
重慶買槍目標太大,又是天子腳下,能在其他地方買最好還是不驚動重慶方面為好。
當然150塊法幣的價格其實只是官方價格,真實的情況是各地軍閥割據,稍微有點想法的大佬都想著當草頭王,所以槍那是非常奇缺。
基本上處於供小於求,一旦有槍械流出立刻就會被人買光,哪怕是殘次品都有大把人搶著要。
不然的話公C.D.也不會好多隊伍還手拿馬刀肉搏,那個辛酸......
劉東明的搞的聯合商會只憑帶來的四百精壯就可以看出背後人不少,況且又是袍哥出身,在許白看來劉東明定然是想拉圍子搖旗了!
所以才說出了剛才那番話來!
“這麼嘛!”劉東明看了看許白的臉色,猶豫了一下才道:“自然是多多益善了,就是不知道許哥能給我多少?不過兄弟也知道,幹這種買賣許哥風險也大,也需要打點不少人,這價錢嘛,都好說!”
劉東明自然是聽出了許白話裡的意思,他缺錢嗎?
很缺!
在他的計劃中需要很多錢!
可他又真不缺買槍這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