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人潮(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74章人潮
朝陽初升,點點碎金撒在這種錯落有致卻又特立獨行的山城之上。
早起的婦人們已經做好早餐伺候完丈夫和孩子開始了新一天必要的工作——買菜!
早上的菜新鮮、水嫩,最有營養。
早上的河魚精神、活潑、有勁.......
都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作為一個合格的婦人特別是在戰爭年代對於金錢的節儉態度就可見一斑。
她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用最少的錢,去填飽全家人的肚子,用最粗陋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佳餚。
生在川渝的女人自古以來就有一種韌性,她們勤勞、樸實,儘管潑辣易怒,卻也有著精打細算的一面。
“三嫂子,上街買菜啊?”
劉玉瓊剛剛走出房門,隔壁的趙大媽就笑著和她打起了招呼。
因為丈夫在家中排行老三,所以得了個三嫂子的稱呼。
夫家家裡原本家裡還算和睦,在城裡開了間雜貨店,幾個叔伯也靠著公爹打通關係,給三兄弟都安排進了警士局,當了公人。
這樣的家庭基本上可以算的上是中上家庭了!
可自從家裡公爹去世,幾個叔伯就嚷嚷著分了家,好在大伯、二伯也沒有過分虧待她們三房雖有些小摩擦但也還算和氣。
可自從雜貨店關了門,緊靠著丈夫那點固定的薪資對於現在已經有了一子一女的小家庭來說就相形見絀了。
是以,精打細算、開源節流就成了劉玉瓊的基本技能。
聽到趙大媽打招呼,劉玉瓊微笑著朝趙大媽點了點頭,看見趙大媽正拿著一根碩大的布口袋也準備出門,不禁問道:“趙大媽,你拿這麼大根布口袋準備買撒子喲?”
兩人本就是鄰居關係較好,有時候早上碰見了還經常一起買菜,只要不是什麼需要避諱的事兩人間到是無話不談的。
“我這不是準備辦個超市會員卡,準備買點糧食回來囤著嗎?”趙大媽眉宇間有些憂慮的道:“我家老二你也知道的,在北邊經商,聽他來信說北邊的大米都已經賣到了兩毛多一斤了,我這不是心裡發慌嘛!”
北方因為戰事吃緊,幾乎所有的物資都價格暴漲,而糧食就是其中之最。
畢竟衣服可以穿舊的,生活用品也可以剋制,可人不能不吃飯啊!
稍微後方一點的地方還好,雖然糧食緊缺至少還能高價買上一些。
而前線地區那就慘了,別說大米,就連米糠都到了需要爭搶的地步。
趙大媽的二兒子就在北平跟著巴蜀商會在做事,信中雖未提及北方的殘酷卻也多多少少讓家人注意一些重點,讓趙大媽一家心裡非常忐忑。
趙大媽一邊嘀咕,臉色漸漸恢復了過來,,嘆了口氣之後才感嘆道:“還是咱們川蜀好啊!有米、有菜還有肉,而且價錢還不貴。三嫂子,我給你說啊,在北邊,聽說都有人吃耗子肉了!哎呀!造孽啊!”
北邊的情況劉玉瓊到是不關心,人家吃耗子、吃蟑螂關她什麼事?
她關心的是重慶的米價會不會像前段時間那樣突然又漲起來!
要知道,前段時間的米價那叫一個瘋狂,從一分多一點直接飆到了5、六分的地步。
要不是青龍米鋪的出現,指不定現在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