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臨時起意(求月票啊)(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64章臨時起意
宋懷仁有些愣神!
窗外的燈火.....可以變得更明亮嗎?
也許可以吧!
甚至在恍惚間他的腦海間已經出現了一個畫面。
一處並不大的宅子,裡面房間三兩間,所有人的都聚集在堂屋中,父親、母親還有妻子和孩子都圍坐在一個大圓桌旁邊。
圓桌的正中倒放著一隻大海碗,在海碗的頂部則放著一盞黃黑色小藥瓶做成的煤油燈。
燈火隨風搖擺,將桌子上的飯菜照的清清楚楚,就連每個人的臉都映照出幸福的光芒.....
也許....
這就是所謂的幸福吧!
宋懷仁對幸福的定義很低,但卻是幾乎這個時代所有底層百姓都不敢想象的存在。
突然間,宋懷仁感覺嘴唇有些乾澀,按耐住心底開始有些激動的心端起茶杯再次喝了一口茶之後,才看著劉東明道:“你想要洋油?”
“不錯,正是洋油!”劉東明點了點頭,肯定道:“所謂超市,顧名思義就是超級市場的意思。不過我對它的定義是最齊全的貨品,最低廉的價格,從而為所有購物者節約時間和金錢的市場。
但是這個市場並不完善,在我的想法中,超市可以售賣人們衣食住行幾乎一切可以用到的商品。比如吃飯用的鍋、碗、瓢、盆,大米還有面粉。又比如咱們穿的內衫、搖褲、布鞋.....甚至一根針、一根線只要是百姓需要的東西我們都賣,而且以市場最低的價格來賣。
當然我不否認,現在的我們肯定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只能儘量的做到價格低廉,保證幾類最基本的貨品。我已經聯絡了遂寧的商賈,在我們開業之後便可以提供大米、灰面還有苞谷。甚至鹽巴和豆油這些日常作料也有準備。然而生活不僅只是吃,還有照明。
所以我想到了宋兄!宋兄是做中人的,從你手上牽線做生意的人縱橫南北,我想洋油的事宋兄應該沒有問題吧?”
這個時代缺油!但是事實上中國並不是新中國建國後才擁有的第一家煉油廠。
當然,很多人會誤以為中國的第一家煉油廠是位於甘肅玉門的玉門油田。
這座於1939年投入勘探開發的油田,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產量最高、員工最多和工藝技術領先的現代石油礦場。直到新中國成立初其產量依舊佔到了中國石油產量的95%以上。
但實際上中國早在1907年便在位於陝西省延長縣西門外建設出了第一口油井,於是1907年6月5日開鑽,9月6日於井深68.9米見旺油,10日鑽至81米完井,名曰“延一井”。
在井成初日便採油近1.5噸,據記載,煉製後產品煙微光白,不遜洋油。
從這裡其實就可以看出,我們國家在當時並不缺乏有著先進思想的先驅,唯一制約的是缺乏人才和技術。哪怕到了新中國成立,全國石油職工只有1.1萬人。其中,石油地質工作者僅有20多人,鑽井工程師10餘人。
偌大的一個國家,一個能夠奠定工業標準的巨大產業之一的石油產業,居然如此脆弱,尤而可知,當時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劉東明很想要油,然而並不是只想要油!
他希望國通上海外貿的口子找到一條可以引進集開採到煉油的整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