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沙悟淨?(第1/2頁)
章節報錯
二月天,草長鶯飛。
殘雪初消,春意誘人,正是尋香踏春的好時節。便是有些倒春寒,也難阻擋北部的青年才俊攜手前往河陽鎮經受一場問道長生的考核,哪怕是那拔地而起的宏偉巨城,也不能奪去他們的半分意志。
欲上無量山,先經河陽鎮。
天道宗重開山門,乃是北部頭等盛事,河陽鎮彩旗招展,客棧茶坊酒肆人滿為患。街道上巡邏計程車兵比往日多了三倍不止,銀光甲冑,威風凌凌。
中華天道院門口,招生登記的隊伍排得如一條見首不見尾的長龍,男女老少談笑風生,瞧著那身穿天道宗弟子常服的二兩,肅然起敬。
二兩滿面愁人,報名人多確是好事。可如果一連兩日來河陽鎮報名的都是北部的人,無一來自南部和其他各州,反倒教人臉面無光。
“先前師門衰敗,門庭冷落也就罷了,而今我天道宗是北部最強道門,竟還無法獲得那些人的認同,他們莫非瞎了不成。”
二兩仰天嘆息,見一道金光打南方而來,頓露出了喜色。
到了近前,打眼一瞧,見此人:一頭紅焰發蓬鬆,兩隻圓眼亮似燈。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身披一領鵝黃氅,腰束雙攢露白藤,手持寶杖甚崢嶸。
原是位火頭僧,外貌雖有些猙獰,不過氣度倒也不凡。
難得有一位修為不俗的外鄉僧人願投入天道宗門下,二兩上前道:“天道宗二兩見過大師,敢問大師來此為何?”
“阿彌陀佛,貧僧天音寺悟淨,見過施主。”
“原來是悟淨師叔,失禮失禮。”
二兩一聽是天音寺悟子輩的僧人,頓時更加謙恭了幾分,“師叔此次前來,可是要見我那無量師叔?”
悟淨點點頭,輕描淡寫地打了一眼二兩。二兩施主聰慧機靈,年紀輕輕就已是金丹境的修為,天道宗的崛起也並非沒有道理。
自縹緲峰論劍一事過後,葉無量的威名盛傳,悟淨是天音寺年輕一輩中修為最高的弟子,自負有會跟,所以葉無量縱是一統北部,他也絲毫不以為意。
然而慧覺大師在山上,每每談起葉無量時,總會不吝溢美之詞,常道葉無量慧根獨具,不入佛門,實為可惜。再有,就是他最喜愛的小師弟——悟塵也常常拿悟淨與葉無量比較。
悟淨修的是高深佛法,只因身具了些江湖氣,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佛性鮮清淨,因而惹塵埃,常有意氣之爭。天道宗開山收徒,他自請前來恭賀,便是想一睹葉無量的風采。
二兩對身邊人交待了兩句,隨後引著悟淨上無量山。
自臘月起,溫良領人重整山門,短短數月,無量山已不復以前寒酸,任誰想上便上。而今的無量山規模宏大,連通周遭山脈,一眼望不到邊,諸多禁制陣法,即便是沖虛境以上的強者想要闖山,也只會落個有來無回的下場。
兩山並肩,一線天之下,悟塵取出霽風朗月圖樣的翠玉鳴環。
打出法訣,翠玉鳴環浮空升起,顫顫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只見幻陣微微波動,浮光一閃,一派盛景赫然呈現與眼前。
密林湖泊,群山聳立,正前方一座
(本章未完,請翻頁)
巍峨大山籠罩在雲霧之中,尤見不得真容。雖相距甚遠,卻覺得近在眼前,無法一眼望到山邊的輪廓,著實驚奇。
二兩召出法劍,準備御劍飛行。悟淨連忙攔住,說道:“施主,還是步行吧。”
悟淨與葉無量份屬同輩,但畢竟是親來拜會,如果御劍上山未免失了禮數,決定還是步行山上以示尊重。但二兩卻說:“悟淨師叔,有所不知,此處距無量山有十餘里。”
“如此,也好。”
悟淨聲色淡然,心中卻是有些驚訝。
十餘里,這天道宗的到場也太大了些!
兩人一路飛行,見那山中奇珍異獸出沒,綠植林立,翠竇煙巖,好鳥傍花,芳香四溢,四季常青,說是無量山一座,卻是群山環抱,幅員廣闊的山脈如同護城河一般,將無量山護在其中。
悟淨見得此景,內心更是波瀾起伏,就是天音寺也無法匹敵。
一路上,二兩熱情地介紹著無量山,言語神態充滿了自豪。
溫良建造天道宗到場,搬大山引河流,更於無量山塑六峰,一峰便有夜狼山之巨。六峰名曰:棲霞峰、水月峰、雲霄峰、百草峰、玄天峰,神照峰,五峰環抱玄天,峰與峰之間又有大河川水互通,並以六峰構建玄清五行誅魔大陣以御外敵。
北峰為水月峰。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水月峰,更是因水月潭而得名。
每當月掛高空,星輝垂地,水月潭倒映出的星月會與空中星月相互輝映,似仙女織就的金銀絲帶從天際懸落而下,甚是美麗,而水月潭得以吸取星月之精華,不出百年,水中必然會孕育出諸多寶物。
柳玉兒甚是喜愛水月峰,也絲毫不客氣,將整個花間派道場搬遷至了水月峰所連的北部山脈之中,設下諸多禁制陣法,便是連姬詩瑤和葉無量都直只知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