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府遭遇劫難皆因此物而起,若非是少俠相助,寧府上下只怕早已成了玉無心的劍下亡魂。少俠天縱神威,雷靈珠這等寶物只有在少俠手中,才會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還望少俠莫要嫌棄,收下吧。”

葉無量推託道:“不可,雷靈珠乃是寧大哥家傳寶物,君子不奪人所好,我又怎能據為己用!”

“少俠莫要推辭,此物雖是家傳寶物,卻也是禍物。還請少俠收了去,否則雪晴長跪不起。”

今日雖雖幫寧君羨擊退了玉無心,但保不齊日後還會有人尋找麻煩,雷靈珠對寧君羨來說,現在就是燙手的山芋。

雲州南部散修道盟用不了多久就會合並,既然是一家人了,也沒必要再推辭。

“寧大哥和嫂嫂盛意拳拳,那我也不再推辭了。”

收下雷靈珠,葉無量拿出一塊玉蝶交給姬雪晴,“嫂嫂,寧大哥根骨不錯,我這裡有一門功法,還望莫要推辭。”

葉無量素來睚眥必報,卻也最不願欠別人的情。雷靈珠是無價之寶,不是一門高深的功法就能相抵的,他想了想又說:“日後嫂嫂誕下孩兒,定會登門引他入我道門,傳他修行功法。”

“多謝梁兄弟。”

姬雪晴高興地起身,起初還擔心將雷靈珠這燙手山芋轉交,會激怒梁兄弟。沒想到他如此大度厚道。

“嫂嫂,你與寧大哥日後若再遇麻煩,便來這同福客棧知會掌櫃的一聲。”

“梁兄弟為寧府的事勞累一宿,雪晴不便再打擾,就此作別。梁兄弟,日後若得空,也常來寧府坐坐。”

相行一禮,姬雪青轉身離開,走到門口之時,葉無量忽然說道:“嫂嫂,日後與寧大哥好生過日子吧。”

姬雪青晴聞言,身子一怔,她知道身份已經暴露,但想到葉無量並未揭穿她,於是微微一笑,說:“梁兄弟放心,待雪晴與夫君有了孩兒,還望公子賞臉喝一杯滿月酒。”

——

翌日晌午,葉無量與幽若快馬加鞭前往縹緲峰。

臨近飛仙鎮,瞧見那下方江水之佇立著一座高閣,沐浴在陽光中,金光燦燦,頗有幾分仙宇瓊哥之採。

耳邊傳來陣陣浪濤,細瞧去但見長河一角與碧藍的天空相接,水汽充沛無比,路的兩側綠蔭遍地,秋菊發著盎然的生機,濃郁的花香撲鼻而來,雖是寒冬臘月,卻無半點蕭索冷寂之感。

飛仙鎮煙雨樓,距東海約三千餘里。乃是文人雅士春夏聽風觀雨、舞文弄墨之所,後經戰火毀之一炬。

相傳正魔大戰之後,有一位海外大能者東臨碣石觀滄海之水,浩浩湯湯宛從天降,氣勢磅礴,恢宏不已,心有所感,大呼:“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是有九德,故君子逢水必觀。若天下之士能觀滄水之德,體為己悟,則太平矣。”

說罷,揮神劍斬東海之水,一條天溝若神之臂環抱風雨樓,天工斧鑿,東海之水洶湧灌入,水靈之氣充沛無比。

那位大能又取飛來仙石煉製一座仙閣瓊宇,臨江而立,又因風雨樓四周佈下一座聚靈法陣,江上終年濃霧瀰漫,細雨霏霏,故取名“煙雨樓”,世人又稱之為臨江仙閣,而風雨樓邊的這條大江,名曰:“靖江”。

此地異象一出,吸引無數名人雅士、修行者前來遊訪。眾人在煙雨樓觀靖江水潮,不禁心生感悟,尤其是修行者困頓依舊的境界的竟輕鬆突破。

因此,煙雨樓名動天下,久而久之,世間眾人不約而同的形成慣例,每至中秋便來煙雨樓觀潮悟道,隨後在臘月等縹緲峰,上論劍臺與同道切磋技藝,增長修為見識。

隨著多年的發展,煙雨樓不再是一座孤立的瓊樓玉宇,很多人不惜花費重金在周圍蓋屋建房,漸漸地衍化成一座甚是繁華的小鎮——飛仙鎮。

有詩為憑:

十里秋菊百里湫,靈鶴空掠惹人愁。

白髮漁樵江渚流,慣看秋月春風休。

大道縹緲與善者,一蓑煙雨問長生。

有朝乘鶴臨江仙,與君對飲滿江酒。

掩下雲頭,來到飛仙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