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乘船來到了江南之後,發現整個江南真的和李思文想的一般,家家戶戶都養起了鴨子,大戶人家養的是鵝,但是平民百姓是養不起鵝的。

他們只能養點鴨子,這是當初蕭瑀買了一大堆的鴨子與鵝形成的後遺症。

這些百姓見到了這種事情,自然是紛紛都想要養鴨子,他們跟風只是為了要賺些小錢罷了。

這也就讓李恪感覺到了非常的舒服。

他帶著人在整個江南道四處收鴨子。

這些人養了一年的鴨子,就是為了賺錢,自然是要賣的。

李恪挨家挨戶的去買鴨子,作為一個親王,他已經做到了極致。

橫掃整個江南,李恪花費了兩萬貫,買了十萬只鴨子。

這已經是超出了市場價了,這鴨子的價格其實並不是很高,尤其是這些百姓家中所放養的鴨子,一年的時間,並沒有長得多麼的大。

李恪購買了這麼多的鴨子,並沒有花費太多的錢。

十萬只鴨子,對於李恪來說已經夠了。

按照李思文所說的,一隻鴨子一天可以吃兩百隻蝗蟲。

這十萬只鴨子,一天可以吃兩千萬的蝗蟲。

這一場蝗災,能有多少蝗蟲?

李恪並不知道,但是李恪知道,這十萬只鴨子絕對能夠吃掉非常多的蝗蟲。

只要蝗蟲不能成災,他就算是贏了。

幹掉這些蝗蟲,就能夠守住百姓的莊稼,這對於李恪來說,這是極其重要的事情。

李恪收購完了鴨子之後,已經是一個月之後了。

此時的天氣已經逐漸到達了盛夏。

蝗蟲活躍了起來。

等到李恪帶著鴨子來到了關中地區的時候,這關中地區已經蝗蟲氾濫了。

鋪天蓋地的蝗蟲,如同密不透風的牆,無數的蝗蟲隨風而起,所過之處,寸草不留。

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關中地區的百姓就如喪考妣。

這樣的情況這些百姓不是沒有見過,在一些長者的一生之中,蝗災也見過數次。

可是如此大規模的蝗災,對於他們來說,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

此情此景,百年難得一見。

所有的人都顫抖了,面對這樣的蝗災,他們是束手無策的。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李恪到了。

他所購買的十萬只鴨子從籠子之中放了出來。

一時間,群鴨起舞,朝著蝗蟲就飛了過去。

沒錯,就是飛了過去。

這些鴨子都是一些平民散養的。

平日裡自己找些吃的,根本就吃不飽。

被李恪買了下來的這些日子,李恪也沒有怎麼喂。

早已經餓昏了頭。

此時看到了如此多的蝗蟲,這些鴨子的眼睛早已經紅了。

朝著蝗蟲就飛了過去。

“這鴨子會飛?”

李恪傻眼了,看著飛在半空中的鴨子,頓時就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