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兒,朕要你明白,這件事,不是那麼好做的。”

李世民看著李恪,然後說道:“若是你告訴百姓,今年會有大旱,必然會引起恐慌,如果到時候沒有旱災,百姓們就會對大唐失去信心。

若是你不告訴百姓,百姓必然會對此有所牴觸,你要知道,這天下的世家,都在盯著我們大唐呢。

你做出這種事,他們必然會散佈流言,惡意中傷你,朕雖然不會懲罰你,但是你能夠忍得住那些百姓指著你的脊樑骨罵你嗎?”

“為了百姓,受這麼點委屈算得了什麼?”

李恪對李世民說道:“父皇,兒臣不怕這些百姓對兒臣怎麼樣,哪怕是今年沒有旱災,等到以後有了旱災,這些百信就知道兒臣的用心了。

到了那個時候,兒臣就算是幫上他們了,他們也就會知道兒臣的良苦用心了,到了那時候,他們會原諒兒臣的。

千夫所指又如何?

功在千秋,罪在當代,我有何懼?

此物造成,這關中的旱災將不足為懼!”

李恪做出了決定,李世民也就讓李恪自己去幹了,並且他沒有給李恪提供任何的東西,並且告訴李恪,這個事情是他自己自作主張,與朝廷無關。

李恪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這種事情,不能說,所有的壓力只能他一個人承擔。

這段時間,他需要挖井,還需要製作一系列的東西。

短短的數月時間,他要完成上萬個這樣的東西,需要不計其數的錢財,對於他來說,這種事情幾乎是不可完成的事情。

但是他沒有辦法。

有些東西,他必須要去做,如果不做的話,那關中大旱,死掉的人,將會不計其數。

大唐賭不起,他也不想看著這些百姓因為大旱而遭受慘重的打擊。

李恪沒有錢,沒有人,但是他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去做。

離開長安城,直接就前往陰山去找李思文了。

他沒有錢,但是李思文絕對有錢。

於是他只能去找李思文了。

很快,李恪就來到了陰山,找到了李思文。

聽到了李恪的話之後,李思文當場就愣住了。

“你說什麼?”

李思文看著李恪,然後說道:“你說你要借錢,然後製造數萬個抽水泵,然後抽水灌溉,防治旱災?

你在想什麼?旱災之下,井裡都不可能有水了,你認為你這樣子能夠搞出水?

我讓你做抽水泵,並非是從井中抽水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