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以通商為由,行文化入侵之實(第1/2頁)
章節報錯
看著魏徵被拖了下去,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一眼,然後不由的嘆息了一聲。
現在在場的沒有一個人敢發聲。
房玄齡站了出來,對李世民說道:“陛下,魏徵出無狀,驚擾聖聽,實屬死不足惜,還請陛下平息心中怒火,不要氣傷了龍體。
關於陛下剛剛所說的通商之策,臣竊以為可以商議一二。
若是通商,大唐可以擁有突厥的牛羊馬匹,而突厥可以擁有大唐的兵器,糧食,食鹽,如此一來,突厥便會迅速強大起來。
屆時,突厥對於大唐的威脅將會變得非常的大,若是突厥那時候對大唐發動攻擊,大唐還如何抵抗?
這些都是我等需要考慮的問題,臣請陛下三思而後行,萬望慎重!”
房玄齡的這話,其實和魏徵是一個意思。
通商是不行的,死了這條心吧。
如果通商,大唐快亡國了,你就換一條路吧。
但是話出在不同人的口中,就是不一樣。
魏徵那是直介面吐芬芳,直接就把李世民給惹毛了。
而房玄齡卻不同,他的語氣還算是可以的,這才是真的勸諫。
哪像魏徵那種暴脾氣,直接什麼話都說出口了。
這不是勸諫啊,這特麼的是找死啊。
在場的這些人聽了房玄齡的話之後,頓時就附議道:“臣等請陛下三思,萬望慎重!”
李世民聽了這些人的話之後,頓時就笑了一聲,然後說道:“朕把策略說出來了,就是想要讓你們商議如何進行此舉,沒想到你們竟然一個個的都讓朕不要走這條路。
如此,朕就告訴你們,這就是朕深思熟慮,想出來的計策。
三思?朕已經三思過好多次了,只不過朕還未開口,魏徵那匹夫就說朕是昏君。
諸位,朕有一,請眾卿靜聽!”
李世民看著在場的眾臣說道:“朕說的通商,只是和突厥互通有無,豈會拿著大唐的命運開玩笑?
所謂的通商,自然不可能將兵器販賣給突厥,如此自掘墳墓之事,是朕能夠做的嗎?
等到平定突厥之後,朕就殺光突厥一切貴族,只有突厥平民可以保留,如此一來,突厥近十年不可能成氣候。
這個時候,朕在邊境要塞,建立城池,用以通商,突厥人可以以牛羊馬匹與中原百姓換取糧食,食鹽,衣服,各種生活所需的物品。
當然了,這個價格,自然是由大唐所定,標準就是讓這些突厥人可以吃得飽,穿得暖,不至於餓死,凍死。
並且朕還決定,讓突厥高不過馬背的孩子,全部都集中到這些城池之中,並派遣讀書人,前去教導這些突厥的孩子學習四書五經,以文化薰陶他們,讓他們也可以走上科舉入士的道路。
突厥的牛羊馬匹頗多,並且價格是咱們定的,所以咱們不會虧,必然會吸引很多的商人前往突厥做生意,這樣子的話,咱們可以適當的調高商稅。
這高出來的部分,朕會將其用在城池的建設之中,比如說這些突厥人的孩子,上課所需的各種物品,還有每日的吃食,都用這部分商稅來進行。
如此一來,突厥之人,可以吃飽穿暖,孩子甚至有機會入士,成為大唐之臣,朕問你們,他們還有可能會成為大唐的敵人嗎?
記住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此一來,朕相信,十年之後,這天下再也沒有突厥人,有的只是大唐關外道牧民!”
李世民的這話一說出來,整個御書房之中鴉雀無聲。
這是什麼計劃啊?
所有人都被李世民這宏偉的計劃給驚呆了。
如此一來的話,只要不出意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