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李世民是舒服了,但是世家門閥就如同吃了屎一般的噁心了。

搞來搞去,搞到最後,雖然將國子監助教給搞沒了,但是最後賣書的換成了戶部,這就特麼的搞笑了啊。

蕭瑀這個人雖然也是世家門閥,但是這傢伙是江南士族,跟他們關隴士族之間還是有著嫌隙的。

這種事情,他肯定不會站在關隴士族這邊的,他肯定會跟關隴士族唱反調,說不定他還會將這些書籍專門挑那些寒門子弟賣。

他將這些書籍賣給了寒門子弟,到時候,這些寒門子弟考上了,到最後要感激的就是李世民和蕭瑀,到時候,寒門子弟的歸屬就變成了江南士族,到了那時候,江南士族強大了起來,關隴士族就要完犢子了。

這事情搞到最後,變成了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明顯就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不過現在的好訊息就是,這些寒門子弟並沒有那些註解,對四書五經的理解也不夠深刻,雖然有書,你自己的理解,哪有先賢的理解深刻呢?

所以這一點他們暫時不用擔心,並且這些寒門子弟並沒有名仕教授,看一本書,也許最終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的。

畢竟沒有人教句讀,這些人必然是很難學習的。

世家門閥想到這裡,心中稍安。

不過這一切還在變化著。

國子監助教換了一批,但是李思文的生意絲毫沒有被影響到。

而且他現在已經開始教授張圍,如何將粗鹽提純的辦法了。

那群流民以徵兵的方式入伍了,但是現在他們的身體素質沒有提高,根本不可能讓他們開始進行高強度的訓練的。

所以第一步就是讓他們的身體素質提升上去。

李思文讓他們先解決了他們吃飯的問題,餐餐管飽,並且還有肉。

想要讓這些人有力氣,必須還要補充鹽分。

這一座鹽山在這裡擺著,自然是有用的。

李思文將提純的方法告訴了張圍之後,張圍立刻就分出了一些人手專門負責提純食鹽。

這些人自然是樂意之至的。

張圍只是教會了他們提純的步驟,至於裡面要加的那些特殊的成分,張圍是沒有告知他們的。

這個步驟就算傳出去了也沒有多大的用處。

最關鍵的是提純的時候,加的那些料才是最關鍵的東西。

這些東西只有張圍一個人知道。

李思文也是相當的放心張圍的。

由於李思文直接當了甩手掌櫃,張圍忙成了狗。

很多事情,全部都集中在張圍一個人手中。

不過張圍都能夠妥善的安排下來。

很快,李思文又給了張圍一個羊毛衫的製作方式。

這下子張圍完全忙不開了。

練兵,提純鹽,製造羊毛衫,製造公主的禮物,活字印刷,賣印刷稿。

這麼多的事情,張圍一個人根本忙不過的。

張圍很快就跟李思文說了這件事,直接表示自己忙不過來了。

李思文聽到張圍的話之後,才意識到,自己給張圍安排了太多的事情了。

於是李思文決定找一個信得過的人,幫張圍分擔一點點的壓力。

因為李思文現在手裡沒人,所以他就將目光放到了馬周和上官儀的身上了。

很快他就決定了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