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易學很快就告訴饒晨,兩者之間是根本不一樣的。

地球上的坦克模組化,其根本目的,是讓坦克方便維護和更換配件,它不存在說今天是這個炮塔,明天把炮塔撤掉,換上十挺機槍這種事情。

它的基本構造是固定的,能夠更換的,也不過是其他的小零件。

比如說將手動機槍換成自動武器站這種事情。

而易學要求的,是完全的模組化。

把坦克分為兩個部分,下面是底盤。

坦克為什麼會被人們捨棄,主要是面對入侵者時,坦克體型太大,速度太慢,容易當成活靶子。

體型太大這一點易學沒有好辦法去解決,那麼,他乾脆將坦克的速度,提升了一個檔次。

將發動機完全改造,從小馬拉大車,變成大馬拉小車。

還改變底盤的形狀,去除掉多餘的複式裝甲,畢竟這些東西在入侵者眼中有跟沒有一個樣。

這樣一來,從一輛慢騰騰的裝甲車,變成了速度極快的跑車。

為了避免操作上的難度。

易學等人還升級了電子系統和作業系統,讓駕駛員能夠更好的駕馭坦克。

底盤的問題解決了,現在是上面武器系統了。

總的一句話,就是像搭積木一樣,去把各式各樣的武器搭建起來。

當戰士們遇到這一次遊戲裡可以甕中捉鱉的事情時,可以換成擁有高濃度粘連網,以及衝擊炮的武器,去限制敵人,去協助戰士。

而當需要火力支援時,又能安裝上多管急速炮管,在一定程度上,去壓制敵人掩護步兵。

又或者說,需要掩護撤退時,還能夠釋放大量的濃霧,去掩飾己方戰士。

將單一作用的坦克,集合成一個多功能,多作用的平臺!

你要做什麼任務,直接換就完事了!

這就是易學的改裝思路。

看起來,這個思路很簡單,在地球上,曾經也有不少軍事專家或者武器專家提出來過。

但是,他們不過是一種構想,以之前地球的實力,還不足以變成現實。

中間有很多問題需要去解決,包括武器的共用性,以及整個系統的相容性等等問題。

在一個平臺上去造成一種車型,很簡單。

基於59坦克改進的眼花繚亂的型號就能夠說明這個問題。

可你要說在這個平臺上,去隨意拼接各種武器...

至少在目前的地球上來說,還達不到這種技術。

而易學這邊,他招募過來的組員,無一不是具有專業知識的人。

擁有著極強的能力,加上還能夠透過未來的專業裝置去分析新材料新動力,提前得到解決的答案。

單從這一點上來說,饒晨的做法,就為地球憑空增加了不少的實力。

當然,這些東西,也不過是在遊戲中的體現。

要真實的轉換到地球上,饒晨還需要得知所有的步驟。

不過他也不急,因為易學的任務直接,就是將改裝過程一步一步分解,做到完整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