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入為主這個概念,在很多事物上都有體現。

在現代,西方人眼中的《三國演義》往往是一款腳盆國發行的《三國戰記》等遊戲。

除開華宣部不給力的原因外,主要還是遊戲率先在西方流行,同一個東西,人們往往對接觸到的第一個事物保有最深刻的印象。

這一次饒晨是自己思考不周導致的結果。

《七龍珠》率先面世,這部作品有很多地方借鑑了《西遊記》,包括筋斗雲,孫悟空,以及一開始主角拿的那根棍子武器。

相同的設定之下,等到《西遊記》推出後,人們會下意識的認為它是在模仿《七龍珠》!

饒晨可不能在五千年後的未來,把這個順序搞反了。

所以,他改動了《七龍珠》主角的名字,還在扉頁之上,加上了致敬《西遊記》的話語。

孫悟空這個名字,一定是華夏的,這一點,一定不能有什麼疑問!

而且,饒晨完全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先把西遊記的名聲打出去,讓那些看過七龍珠的人心裡產生好奇。

七龍珠就這麼好看了,那他致敬和借鑑的西遊記,該有多麼有趣啊!

也算是提前為《西遊記》打廣告了!

前面搞得轟轟烈烈,在影視部這邊,先把演員的名單給弄好了!

這份名單也是費了老鼻子力氣。

老版西遊記為什麼那麼經典,有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孫悟空在六小齡童手裡被演活了。

雖然說六老師後期時不時開花,但這並不影響在全華夏,說起孫悟空,人們第一個反應就是六小齡童。

至於六老師的演技,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出身在猴王世家,一家人都是演猴戲的,底子擺在這裡,所以能夠演好。

除了他,後來還有不少電視劇或者電影出現過孫悟空的形象。

只是,那些人演的,要麼是在出演一隻動物猴子,要麼乾脆就是在演人,毛多了點罷了,沒有一個人是在演孫悟空。

未來世界可沒有人看過猴戲,甚至他們連猴子是啥都不知道。

豬八戒,沙和尚,唐僧等配角不那麼重要,孫悟空不行,他是西遊記的靈魂,這部劇的好壞,完完全全就看孫悟空的發揮。

饒晨看了不少人表演,沒有一個是符合他心意的猴子。

好在未來科技在影視行業也格外發達。

找到一家特效公司,饒晨決定孫悟空這個角色不由人出演。

特效公司這邊,也給出瞭解決方案。

只要有一定數量的影片或者資料,他們完全可以製作一款符合饒晨心意的孫悟空智慧機器人出來。

根據經常使用的動作,走路的姿勢,眼睛的轉動的幅度等等一系列資料,在饒晨透過晨曦把老版西遊記中六小齡童的動作給剪輯出來。

一臺孫悟空的機器人很快就製作完畢!

長相圓眼睛,查耳朵,滿面毛,雷公嘴,面容贏瘦,尖嘴縮腮,身軀像個食松果的猢猻,雖然像人,卻比人少腮。

這是原著裡有關孫悟空的記載,當然在影視劇中要大幅度美化悟空。

整體形象跟老版西遊記八分相似,細節方面更加完善。

比如說火眼金睛,老版中就是在眼皮子上面貼了一層金色反光片,現在不同,眼眶泛紅,眼珠帶著金光,真的不能再真了。

饒晨給悟空穿上服裝,選的是從龍宮裡得手的那一套。

頭上戴著是鳳翅紫金冠,胸前一副鎖子黃金甲,腳下一雙藕絲步雲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