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猜到沒?滑稽...)

刑榕走進房間裡,他仔細的看著那根瘦長的石棍。

隊長介紹著情況。

“這是我們才挖掘出的一個文物,它長約六米,通體是由水泥和碎石子組成,裡面還有些鋼筋。”

“這個東西我好像在哪裡見過?”

“是是是!”隊長連連點頭,道:“在我們之前的發掘中,曾經也發現過類似的東西,大家給出的解釋,這類物品應該是在古人社會中擁有一定功能的承重物。”

刑榕不解的反問道:“我看這個解釋應該沒有什麼錯誤,你就因為這個叫我過來?”

“當然不是!老師您下來一下。”

隊長急忙搖頭否認,然後扶著刑榕,沿著設立好的樓梯走了下去。

一邊走,他一邊說道:“一開始我們是覺得沒有問題的,可是,當我們發現了這個。”

他指向石棍的一側,在距離斷口的一米位置。

那裡,一層層的淤泥附著在石棍身上,有一截的淤泥已經被沖洗乾淨,露出一角。

“老師,你看,在這個東西的身上,我們發現了一張古人遺留下來的紙張,就是這張紙,才讓我們感覺有些不對。”

刑榕走到旁邊,手裡拿著一個刷子,蹲下身來仔細觀察。

果然是一張紙,歲月的侵蝕,已經讓它大的部分都消失不見,上面,只留下了殘存的一點痕跡。

刑榕知道,在這樣的暴露環境中,紙張要想保留到五千年後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在整個發掘地球文明的時候,關於紙張和書本,往往都是在一些隔絕了空氣的鐵盒子,或者是密封環境下才能發掘出來。

當然,有時候也能在外界發現紙張,不過,那都是極其微小的機率才能碰到。

就算發現了,大機率也看不清上面的內容,又或者和這石棍上面的紙一樣,缺失了絕大一部分,讀不出什麼資訊。

在石棍上面的這張紙,可以說是隻留下了點點痕跡,就是這點點痕跡,就讓刑榕眼睛一亮。

他對於古代的文字很是熟練,輕而易舉的就唸出了紙張上最大的兩個字。

“求子...”

“對!沒錯!老師果然厲害!”隊長在一旁不由的誇讚道:“我們還要用翻譯儀器才能夠確定意思,老師一眼就認了出來。”

“別拍馬屁了!”刑榕用梳子小心翼翼的把下面的泥巴刷乾淨,瞟了一眼隊長,道:“本事不過關還有心情吹牛!”

“是是是,老師說的對!”隊長慚愧的點點頭,然後道:“我就是先發現了這兩個字,就沒敢再往下清理了,怕破壞了文物的本來模樣。”

刑榕沒有說話,只是耐心的清理掉下面的泥巴,緊接著,他又看見一小段紙片。

“26歲...”

“圓我母親夢...”

刑榕的大腦快速的開動著,往常來,他見過太多的地球用品,不過大多數都是實用性的居多。

像那些機械,只要肯花費時間,就一定可以弄清楚具體的用途。

所以,在現在的考古界中,科技含量高的文物反而更加好鑑定。

往往是那些沒什麼科技含量,關乎於宗教和生活的東西,根本鑑定不了。

透過這幾個字,刑榕只能夠做出大概的判斷。

這好像是一位女士,常年不孕,為了懷孕,請求某位神靈顯靈所寫下的祈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