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春邁著標準的步伐走去西套房,方淑芬心裡暗笑:這小子,早就應該進部隊鍛鍊鍛鍊。現在這樣子肯定還不成,苦頭後面還有的吃!

接下里的日子,原本家口就多的趙家,再因為住了十名戰士,院子裡顯得更加熱鬧。

為了回報趙家答允住宿,除了正常時間去村外訓練,回來聚在一起分享心得,以及學習各種軍事、政治知識以外,班長帶領著九名戰士,每天都搶著幫趙家人掃院子、清理茅廁——因為已經改造了沼氣池,相對原來的汙穢好得多了。

除此之外,就是戰士們爭先恐後地給趙家挑水。先到的戰士,二話不說地拎起扁擔,擔起水桶就去到後院的水井處打水。任後來的戰士怎麼央求,先到的戰士也絕不會把扁擔和水桶讓出去。

甚至有時候爭執起來,還有戰士們乾脆就拎著水桶,徑自打水回來,倒入水缸內的事。

班長見狀,和趙永水都是大笑。隨後,班長認真地建議說:“趙大叔,您家的水缸太小了!”

趙永水看看自家那口能裝小二百斤水的水缸,也笑了起來:“不是水缸小,是戰士們太熱情了。”

這樣的熱情表現,自然也少不了十七歲的新兵鄭曉春。可對於從城市來的,又從未乾過重體力活的他而言,那兩桶水只要擔在肩上,兩條彎曲著的腿,壓根兒就別想直溜起來。

憋得臉紅脖子粗,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容易勉強擔起兩個水桶,但又走不了幾步,就“哐當、哐當”著接連發出兩聲,把水桶重新放回了地上。

班長見到有人要上前搶走水桶,就板著臉說:“讓鄭曉春同志鍛鍊鍛鍊!”

這話說得沒錯,可也要看實際情況。

實際情況就是:鄭曉春同志柔弱的肩膀,根本不能承受得住,擔著兩桶加起來五六十斤水的扁擔。

乾脆也不用扁擔了。鄭曉春就憋紅了臉,雙手拎著水桶的鐵把手,費力地拎去正屋的水缸處。

趙永水見狀不忍,連忙上前幫忙,被班長阻止了:“不鍛鍊,永遠不能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永遠不能成為全面素質都優秀的戰士。”

既然如此,趙永水只得作罷。但他又不忍旁觀,只好走去豬圈旁。

這裡也有戰士幫著清理。就連那頭剛買回不久的小豬,也被戰士們用刷子刷了個乾乾淨淨。

趙永水暗自想了一會兒,就走去正屋。坐在炕頭上納鞋底的方淑芬,見到他帶著神秘的樣子進來,不禁發問:“怎麼了?”

“拿點錢,咱們晚上燉肉!給戰士們送去一些!”趙永水低聲說。

在這個時代,能像趙永水這樣,說出讓十名戰士吃上燉肉的村民,的確是寥寥無幾。

兜裡有錢不用慌。

“玥玥,走!”從方淑芬這裡討得十元錢,趙永水笑呵呵地招呼著趙玥。

寫作業寫得疲憊,趙玥立刻起身,拉著父親的手,走出了屋子。

好傢伙。好久過去了,新戰士鄭曉春同志拎著那兩桶水,剛從後院通向前院的夾道口處現出身影。

他先雙手拎著一桶水走幾步,放下後再回身去拎另外一桶。如此倒騰著,見到就令人為其心疼。

趙玥看著他這費勁的樣子,著急得都想利用空間了。

班長仍是板著臉,站在一邊旁觀鄭曉春同志的進步,期待他能夠迅速地鳳凰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