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父親詢問的眼神,她搖搖頭:“我準備一下明天上學用的課本、作業,最近老是去京城,有點耽誤了。”

“好,好。”趙永水說著,站起身來,快步走出了院子。

丈夫急匆匆出去,方淑芬再看看小女兒。摸了摸她的額頭,方淑芬再試試自己的,也就放了心:沒發燒。

拉著女兒的手,她說著:“走,媽給你買瓶蘋果罐頭去!”

趙玥心中既是感動,又是暗笑:這個時代,別說老百姓手裡沒什麼錢而不能隨心消費,就是真有錢,也買不來什麼可口的食物。

當然,這樣的心理活動,是穿越回來的趙玥想的。

以當時的人們來論,吃塊油炸得酥脆的桃酥,吃塊烤得金黃的雞蛋糕,吃幾根嘎嘣脆的江米條,都是極為開心的事。

甚至,村裡主街中,有一家賣烤燒餅的小店。燒餅烤好後,烤得焦黃,冒著熱氣,往一邊的大笸籮裡一丟,實在是誘人啊!

八分錢,二兩糧票,沒有糧票就是一毛錢。

這樣的價格,只能讓眼饞又買不起的孩子們,望著那看著就是沉甸甸,看著就是香噴噴的烤燒餅流口水了。

吃幾毛錢一瓶的水果罐頭,那是很高階的食物。除非生病,或者是待客,平時是不可以隨便買的。

吃普通水果,倒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

這個時代,吃的都是應季的水果。而非未來的年代,隨時可以吃四季的水果。

比如春天吃李子、桑葚,夏天吃西瓜,秋天吃蘋果。嗯,家裡有柿子樹。柿子摘下後,就放在屋外的窗臺上。想吃的時候隨時拿起來就吃。除了這樣吃,也有晾柿子幹。

冬天,柿子放在室外凍一夜。第二天把一個瓷碗裡放上水,再把凍柿子放進去。

碗裡的水面,很快因為凍柿子而結了冰。

泡一會兒,把柿子撈出來。用指甲掐破柿子皮,剝開後趕緊把嘴湊過去一吸。

冰涼甘甜,一生難忘。

母親說要去買水果罐頭,趙玥並不想去。她抬頭看看院子裡的柿子樹,此時也剛長出肥厚的葉片。

“吃柿子還早吶!”方淑芬笑著說完,突然想了起來,“還存著柿子幹,玥玥吃不吃?”

趙玥才剛點點頭,方淑芬立刻走進院中的小棚子裡去翻找。

家裡有柿子樹,再好吃,吃得多了也就膩了。所以,方淑芬就把剩下的柿子幹,存放進了小棚子裡。

一邊找著,她一邊自顧叨嘮著:“吃不著別的,給我們玥玥吃幾個柿子幹還不行嗎?!”

這是身為父母經常說的話,聽進耳朵裡、記在心頭後,只有令孩子們在未來的某一天,想起來就是感動。

看著母親在塵土飛揚的小棚子翻找,趙玥的心中肯定充滿感動,另有一份歉意。

正要進去幫著母親,卻見她手勢一頓,就開心地說:“找到了!”說著,她就從一個殘破的陶缸裡面,拎出一個小口袋。

“我去洗洗。”方淑芬拎著這個口袋,走去堂屋。趙玥趕緊跟進去,拿起水瓢從水缸裡舀出水。

把口袋放在桌子上,方淑芬找來一個盆子。等趙玥把水倒進去後,她就把系在袋口的繩子解開。

“嘩啦”一聲,她往盆子裡放進去二十幾個柿子幹。

手剛伸進去要清洗幾下,她就聽見院門處傳來一聲“快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