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帶個好頭兒(第2/2頁)
章節報錯
話雖這樣說,但方淑芬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他的神情很是低落。
人生七十古來稀。
此時農村的飲食營養、醫療保健都還較差,作為老人,李德發的母親也是病懨懨了許久。都知道她或許難過這次人生關卡,可生老病死,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安慰了李德發幾句,方淑芬就到院門口送走了他。
回到院子裡,她暗自為李德發母親的事傷嘆了一會兒,就再想起來要給丈夫和兒子們清洗衣物。
這個時代的農村,婦女們多是端著大鐵盆,結伴去到村口的河道邊去洗。
把一塊平坦的大石塊搬來面前,洗衣婦女就找塊石頭坐下。把髒衣服在河水裡浸溼後,洗衣婦女就右手拿著一根短木棒,左手翻弄著衣物,一下一下地捶打。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有詩句“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詩裡是說婦人思念征夫難眠而搗衣,也可佐證這個洗衣服的方式,是千古以來就有的。
大多就是這樣反覆捶打,也有新增一些草木灰,當作洗衣粉來用。
肥皂,更是使用普遍的洗滌用品。前面不是說過了嗎?一塊肥皂,既可以洗衣服,也可以洗頭、洗臉、洗澡,可謂用處極大。
現在,家中的院裡就有了壓水機,連後院的井臺邊都不用去,更還要端著沉重的鐵盆和衣物,走到村口的河道邊去洗嗎?
把大鐵盆放在一邊,方淑芬就開始搬動壓水機的鐵柄。但她搬動得氣喘吁吁,卻只聽得鋼管中傳來“呼哧、呼哧”的聲音,並不見清亮的地下水冒出來。
連累帶心裡著急,她額上已經冒出汗來。
不禁有些惱怒,她埋怨著說:“這大剛也沒把這個搞好,怎麼就讓技術人員走了呢?”
聽到母親在院裡忙乎了一會兒,再又嘟囔著什麼,趙玥放下鉛筆和作業本,連跑帶顛地到了院裡。
詢問過後,她笑著說:“媽,彆著急。不是壓水機沒安好或者壞了,是您使用的方法不對。”
方淑芬退在一邊,看著女兒忙碌。
先用水瓢舀來水倒進壓水機的鋼管內,趙玥再趕緊搬動鐵柄。沒幾下,順著壓水機的出水鋼槽,就有清水“嘩嘩”地流進了下面的大鐵盆中。
恍然大悟!方淑芬明白了:這需要先往裡面倒點水,利用壓力把地下水帶上來!
“好了,好了,寶貝。媽媽明白了!”方淑芬擔心累著女兒,連聲說著。
親自試驗了幾下,方淑芬懂得了操作方式後,就找來搓衣板——一塊寬三十公分、長五十公分的木板,上面是一道道弧形的凹槽。使用者可以藉助這些凹槽,更省力地清洗衣物。
坐下來洗著衣服,方淑芬滿意地說:“真是比去井裡挑水方便多了!”
“嘻嘻,這就方便了啊?”趙玥蹲在母親身邊,看著她說。
“這還不夠方便嗎?我的寶貝。”方淑芬伸手把粘了肥皂沫的手指,在女兒的鼻子上蹭了一下。
“城裡的自來水,更方便!”趙玥嘻嘻地笑著,抬手把鼻子上的肥皂沫抹掉後,再衝母親擠擠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