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燈泡也不再像是從前那樣,為了省錢卻毀了眼睛而只按個25瓦的,已經換成了60瓦的!

家裡人口多,卻是秩序井然、環境整潔:都不抽菸、不隨地吐痰了。

趙永水坐在炕頭上,妻子方淑芬坐在他的身邊。這二位,像是戲劇中的老爺、老夫人那樣,慈祥而又有威嚴。

幾個兒子坐在椅子、板凳上,臉色都很鄭重。顯示出他們對父母的尊敬,對家的氣氛的看重。

趙玥坐在父母身邊,笑眯眯地看重大家。

趙永水咳嗽一聲,率先發言。

先是說了十來分鐘安全生產、踏實掙錢的基礎道理之後,他再拿出賬本,把家裡的積蓄,以及預留的要上交村裡、鄉里的利潤,再有就是趙剛和周全禮的女兒周芳合夥開燒雞店等款項,一一對家人做了公開通報。

老大趙剛彙報了採石場、沙場的業務進展、客戶維護等事項;老二趙強把林場、雞場的狀況,也做了詳細說明。

十五歲的老三趙義和老四趙德,已經上了初三,暑假就要考高中。對於家裡的幫忙,他們因為學業緊張,肯定比原來少多了。

即便如此,這兩個兄弟也把自己對於家裡事業的見解,各自發表了建議和意見。最後,他們再對各自的學業,進行了坦誠地公佈。

老三趙義覺得以自己現在的成績,考高中可能夠嗆。因此,他就想索性集中精力,直接考中專。

中專當然也很好,國家對中專生是有補貼的。以此來看,比普通的高中生,要強得多!而且,中專和中技不同。中專生學出來,是奔著國家幹部去的;中技的學生,出來後是工人。

這兩相對比,從工作內容到工資環境,直至工資待遇,都是中專生要高得多。

再有,需要不需要先不說:中專生學出來,國家立即給轉成非農業戶口。這就是說,學完了,就可以變成城裡人啦!

高中生雖然暫時得不到什麼,而且也未必能夠考上大學。考不上大學,對於農村的孩子們來說,就是浪費了三年時光——當然,得到一定的知識,以及受到良好學習環境的持續薰陶,另當別論。

可高中生畢竟可以有考大學的機會,對於目前家庭狀況有了明顯改善的趙家來說,希望出一個,甚至出兩個大學生,也是彌補家裡人文化氣質欠缺的渴望。

最起碼,老大趙剛、老二趙強為了家庭,過早地放棄了學業,也是遺憾。

如果弟弟們可以考上大學,家裡最高興的不是趙永水夫婦,而是趙剛和趙強。

可是,面對老三趙義丟擲來的問題,沒有輔導孩子考學經驗的趙永水夫婦,包括老大和老二,卻並不能給出明確意見或建議。

氣氛一時冷清,趙玥在一旁趕緊拍手鼓勵說:“考上中專,也是國家給分配工作。雖然咱們家裡有事業可做,但總是多了一個選擇。再說,上完中專也才十八歲,可以進個什麼單位裡鍛鍊幾年!”

老三趙義聽妹妹說得很清楚,立即表示同意。但他又對學什麼專業,感到有些為難。

有農林、有牲畜飼養及獸醫,或者,還可以去中技學校,學拖拉機、摩托車修理,估計未來也都是很好的個人技能。

趙玥先對三哥的想法予以肯定、稱讚,再建議說:“三哥,你的數學功底不差,不如就去學財務!這樣,對於以後咱家事業的管理,也會有很好的輔助。”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這個專業!”老三趙義拍著大腿,開心地說。

老三趙義的疑惑就此解決,家裡人舉手表決,獲得一致透過。

大家開心地笑過之後,下面就輪到老四趙德發言了。

他端正了坐姿,還沒開口,就獲得了母親方淑芬的連聲誇讚:“我們老四,看著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