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這堵兩米左右的影壁牆,一處乾淨整潔的小院,展現在趙永水父女的眼裡。

灰色的圍牆內,北西南東四個方向,各有一間屋子。正屋是北屋,兩側分別有一個存放雜物的耳房。

灰色的屋脊,紅色的門窗。院子正中是一個水池,用以清洗蔬菜、衣物。

一株高大的棗樹,矗立在北屋和東屋的夾角處。

院子裡大多是夯土地面,只有通向各屋的主要通道,鋪了青磚地面。通道的旁邊,開出了兩個花圃。

花圃裡,種植的應該是月季花。此時因為天冷,它們被主人用稻草捆紮了主要枝幹,以抵擋寒氣。

“這就是真正的四合院了吧?”趙玥環視一圈,站在青磚地面中問著。

“嗯,”老人答應一聲,再為這對父女介紹著。

北屋除了兩側的耳房,屋內再分為左右側屋和中間用來待客、吃飯的堂屋;

相對應的南屋,因為近鄰院門,只有西邊有一間耳房,屋內的格局也是一樣,分為了三間房;

東屋和西屋沒有耳房,內裡都是三間房。

所有的房間面積不算大,大致是十幾個平方。

聽著老人的介紹,趙永水呵呵地笑著說:“面積都不算大。”

“嗯,的確。可是,”老人笑了笑,隨後說著:“你要是去故宮裡面看過就會明白,傳統的屋子講究的是‘聚氣’。皇帝住的臥室,其實也不大的。”

按照風水學的“藏風聚氣”,大意是說有一種肉眼看不見的氣場,它由人體本身產生的能量流不斷流動形成。

對於這些,趙永水只是朦朧的在農村聽過。此時他聽到老人的話,也是頻頻點頭。

趙玥看著空闊的院子,心中更是喜愛。她指著水池子說:“這裡要是有個魚缸,那種陶製的灰色的魚缸,就更好了。”

老人見她說得在理,不住地稱讚著說:“小姑娘說得對。原來倒也有,只是現在,”

說著,他猶豫一下沒有說下去。

趙玥猜知他的意思,應該是現在要賣這個小院,就沒心思擺弄其它的雜事了。

趙永水在院子裡站了一會兒,只覺得寒風乾枯的棗樹枝條下刮來,令他渾身發冷。

這樣的院子,跟自己的院子相比,雖然都是磚瓦房,但面積也是差不多。甚至,自己的院子還有半畝多地閒著沒用,做了菜園子呢。

現在也就是頭緊,可寶貝女兒趙玥也說了:兩三年之內,家裡必能蓋上小洋樓!

既然家裡都能住上小洋樓,她卻要到京城裡來住平房?!

趙永水很是想不通,再想著她非要說什麼買下這座小院的話,更覺得難以思議。

想到這裡,他就要拉著女兒回去隔壁的院子。可他還沒說話,靈的趙玥似乎猜出來一般,已經又仰頭對老人說:“爺爺,我看您應該是位大畫家!”

老人本是關單位退休多年的知識分子,倒是學了十來年繪畫。可是要說是“大畫家”,那肯定還不能算。

世上千穿萬穿,唯有馬匹不穿。

趙玥不是刻意恭維,可也是嘴很甜。老人聽著開心,不禁大笑起來。

看著凍得鼻頭髮紅的趙玥,覺得院裡也是寒冷,老人笑著說:“我雖然不算是什麼大畫家,倒也學得很認真。要不要到我的繪畫室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