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應接不暇(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領會的快,並不是針對這些政策,而是覺察到了李德發的窘狀。
眼見再有一年就要進行村長的換屆選舉,何必達早早地就開始緊鑼密鼓地,與各位村民保持好關係。
比如去串門時,他有意拆開新的一包香菸。抽了兩隻後,走的時候他故意落下,或者乾脆就直說“留在這裡嚐嚐”;
再比如,他的口袋裡,隨時放著一把一分錢一塊的水果糖。遇到誰家孩子,他就笑呵呵地遞給一塊兩塊。孩子們肯定高興,吃著糖回到家裡,自然就會說起是“何叔叔”給的。
大致如此,至於再嚴重的現金賄選,在這個鈔票短缺的年代,並未多見。
就是這些小恩小惠,批評他也夠不上。他還真的藉此,得到了許多村民的喜愛。
目前身在村長職位的李德發,心機比不上何必達,對此只有苦惱哀嘆。
李德發說完,端起茶杯喝了兩口:“嗯,這花茶的味道挺香。”
趙永水夫婦聽著他的話,原本正在沉默。現在見他喝得順口,方淑芬就趕緊站起來,給他的茶杯裡續上開水。
停了一會兒,李德發又苦笑著說:“這事就夠煩心的了,家裡的採石場,銷路也是不好。”
說著,他喝了口茶後,就把茶杯放到炕頭的窗臺上,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本子。
開啟本子,他湊近趙永水,指點著上面的賬目。
兩人看得明白,李德發再從口袋裡掏出五十七元紙鈔:“永水啊,別嫌少。我那裡經營不善,也就只有這麼多可以分給你。”
趙永水見狀,擺手拒絕:“德發大哥,咱們哥倆就不要算得這麼清楚了!你先拿回去,回頭等生意好了,再給我多分點兒。”
李德發見他不收,就把錢放在了炕上:“拿著吧。我大兒子也是不爭氣,不是做正事的料。等開了春,我就把採石場轉出去,落得個心裡痛快。”
趙永水夫婦見他神情低落,也就不再多說。
又坐了一會兒,李德發搖頭嘆氣著站起身告辭。趙永水夫婦挽留不住,只好把他送出院門外。
“哦,對了。”李德發正要邁步走開,又想起來說,“開春有部隊下來拉練,還是住在各家。你們也做好準備,打掃出一間房出來。”
部隊進行演練,會從駐地跋涉到目的地。為了保持與老百姓的魚水情,部隊會按照傳統,住進某村的,安排好的老百姓家裡。
除了給一定的費用,比如糧食之外,戰士們也會幫著住戶打掃衛生、挑水劈柴,以增加彼此感情。
這是幾乎每年都會遇到的事,趙永水夫婦也就答應下來。
李德發說聲“我先回去了”,就邁開了步子。
他手裡的手電筒光亮越來越遠,直到拐過街角而不見,趙永水夫婦嘆氣幾聲,就把院門關好。
二人才回到屋裡,就見幾個孩子都又或站或坐在那裡。
眼看著自己的孩子,趙永水心裡還是滿意的:兒子們或者都是踏實幹活,或者好好學習。大女兒在京城的部隊醫院裡,工作得很優秀;小女兒更是家裡的寶貝,不僅活潑可愛,更還時常有鬼機靈的好主意,讓家裡人做事得到佐助。
拉過趙玥,趙永水笑看著兒子們問:“這是幹嘛?要開家庭會議嗎,聚得這麼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