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多的是(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立方沙子一噸多,都是趙家人一鐵鍁一鐵鍁地,從舊河道里挖出來,再轉送到購買者的推車裡。
村民們見趙家人掙得也是血汗錢,逐漸接受了花錢買沙子的現實。
更有村民見他們每天賣出不少,就笑呵呵地前來主動幫工——這就開始有了幫手,當然需要按天,或者按月付給工資。
哪怕趙家人自己吃喝緊張,也從不虧欠工人的工資。口口相傳,前來務工的人更加多了。
老大趙剛和趙強,也就有了時間去到鄉里、縣裡,宣傳自家的沙場,聯絡外面的業務。
趙玥眼見沙場生意好了起來,肯定要再使得家人在致富路上的腳步,邁得更輕快一些。
調動空間,她很容易地就把四處尋找砂石原料的採購商,和在大熱天裡抹著汗水四處聯絡買家的大哥、二哥,促成了會面。
有的會面機會,被趙玥安排在小旅社裡。小旅社多是大通鋪,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同榻而眠。既然這樣,相互聊天的機會就多了。採購商和趙家人,就這樣建立了正式聯絡;
有的會面機會,直接就安排在小飯館、小吃攤點中。趙家老大正在吃著大餅,喝著雞蛋花湯——這是有了點錢,生活得以改善的情景。旁邊的一桌人,邊吃喝邊發著牢騷:“不是找不到沙場,就是找到了沙場,沙子的質量不行。”
這就不用多說什麼了。趙剛嘴裡的大餅來不及嚥下,就趕去和對方交談。
生意機會多了。因為趙家沙場的沙子質量好,前來購買的人就更多。人多了,呵呵,每方沙子的價錢,也就逐步上升。
先是三毛、五毛的漲,很快就到了八塊錢的價格!這在當時當地,那是很好的價格了。
趙永水一家肯定開心,但人心永遠不會滿足。
趙永水又有了新的憂慮:開始賣沙子,來的人都是推個獨輪車,或者推個手推車。裝上幾袋沙子,也就是一塊兩塊錢;
隨後,就是趕著驢車、牛車、馬車來的,一車沙子就能賣出十來塊錢了;
再往後,就是手扶拖拉機;再往後,可不得了,來了好多大貨車!一下子就是幾噸、十幾噸啊!
不同面值的錢,“唰唰”地點過來,趙永水肯定是臉上樂開了花。
可是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他站在舊河道邊,望著大小不一的沙坑,卻又現出了愁容:剛開始創業,荒山那裡還是大把的錢砸進去,看不到產出的跡象。而河道里的沙子再多,也是有限的。
沙場的沙子,就是鈔票!這些沙子,能不能支撐到荒山有了豐厚產出,趙永水對此心懷憂慮。
趙玥對此,肯定早有預計和安排。
哼,既然空間在手,這還算什麼大事嗎!?
現在又是各地大搞基礎建設的好時候,她就很開心,很樂意地搓搓左手無名指,調動意念從空間裡,轉來源源不斷的優質沙子,送入趙家沙場的舊河道中。
趙永水把自己但有的事,說給了老大趙剛和老二趙強。這哥倆立刻打著手電筒,跳進舊河道里。
來回走了好幾遍。他們在河道的沙礫中,邁著大步走回來。
趙剛向父親拍著胸脯保證:“沙子都很鬆軟,可以採挖的數量,應該還多得是!”
站在沙坑邊緣的趙永水聽了,連忙發問:“不會吧!下半晌兒的時候,我親眼看到有的工人挖出來不少大石塊,說明快見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