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大學,出於物件牙塔裡的學生們的照顧,每月會發放十幾元不等的生活費。

有的學生省吃儉用,自己留下三五元錢,只吃饅頭、鹹菜,就能捱過四年的大學生活。

更有甚者,有的學生一接到學校發下的生活費,竟然全部寄回貧困的老家。

“還真有這樣的苦孩子!”趙德聽了也是震驚,“那麼,這個學生怎麼解決在校吃飯的問題呢?”

“古代就有范仲淹把一碗粥,分為幾份吃的故事。現在,也仍然有這樣的學生。”趙玥忍著激動的心情,再說了下去。

大家排隊打飯後,這個學生就在食堂的地面上,低頭尋找其他學生掉落的飯票。

金額大的肯定很難撿到,但一分、二分的飯票,也還是能夠得來的。

見到這些飯票,他就積攢下來。主食的饅頭、米飯,他就找其他學生吃剩的。用一分錢買一小份鹹菜,對於他來說就很開心了。

趙玥越說心情越激動,實在不忍心繼續說下去了。

趙德聽了,也是沉默不語。

趙玥知道,類似這個學生這樣的事情,並非罕見。

直到九十年代,大學校園裡,依然能夠見到類似的學生:一天的菜,就由一塊醬豆腐解決——中午是一個饅頭,半塊醬豆腐;晚餐同樣。

有這樣的學生,也自然有穿著喇叭褲、帶著墨鏡、蓄長髮、拎著錄音機,滿校園追逐漂亮女同學的男生;

也有已經開始熱心於打扮和社會交往的女學生。

暗呼口氣,趙玥再對四哥說:“總之,不管對人生是抱著什麼態度,總要依據個人情況,去認真對待就是了。”

點點頭,趙德先是坦誠:“我原來關注這類事情不多,但也知道大家都不容易。”

停頓一下,他再繼續說:“我會注意保持勤奮學習和節儉生活的。可是,我之前想跟你說的,不是這些。”

趙玥本來還想再勸說四哥幾句,但見他這樣說,也就知道自己和他的對話,產生了一些誤會。

“四哥,你別為難,有什麼就直說好了。”趙玥勸慰著說。

“嗯。”趙德鼓足勇氣,“是,是因為李梅。”

嗐,原來是這個事。

趙玥聽了四哥的話,只覺得自己的感冒好了一大半。

“這個很簡單啊。”趙玥坐起身來,看著趙德說,“你說說看,她對你去外地上學怎麼看?”

趙德臉上通紅,但也的確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就把李梅和自己交談的事,大致和趙玥說了一下。

原本已經看出來,四哥趙德與李梅兩人,已經有了戀愛的萌芽。此時再聽四哥說的話,趙玥也就確認了。

“這畢竟是你們兩個的事。而且,現在你們也的確面臨著年齡偏小,又要分開很遠上學的問題。”趙玥略微思索後,就認真地說,“但是,如果真的都覺得對方很好,這些也算不了什麼的。”

趙德想了想,點頭表示認同。

“至於差異,比如生活條件、學歷,這都是客觀存在的,為這個焦慮也沒有意義。最終,還是要看兩人對彼此關係的態度。”趙玥說完,再建議,“雖然分開很遠,但你們仍然可以透過書信,向對方問好,以及發出鼓勵。”

的確是帶著成年人的思維穿越回來的,但畢竟現在的實際年齡只有十四歲。剩下的話,就不是此時的趙玥,可以坦然說出口的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