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的都好說,也都會隨著時代的演變而變化。

比如,現在的大城市,無論男女,已經開始大面積流行穿喇叭褲、戴墨鏡、燙頭了。

喇叭褲,過幾年就會被牛仔褲、錐子褲、瘦腿褲……代替,但是服裝的問題,終究是簡單的——能跟得上潮流,你就盡情趕時髦。不能也沒關係,樸素一點也是另外的一種美。

食物也是如此,並不需要太奢侈,注意營養健康就對了。

行,現在是買腳踏車。大城市已經開始了購買、騎行摩托車的風潮,農村也會跟上的。

至於再以後,就是小汽車進入家庭。

買不起,或者不願意買小汽車可以嗎?

當然可以啊。

交通的問題,現在這個時代是腳踏車搶行、馬車隨意在城市道路亂行的治理;未來將會因為小汽車的過多,是高峰期的全城“橙色”示警。

不買小汽車,乘坐公交車,以及後世分佈得越來越密集、行駛距離越來越長的地鐵、城鐵,是更好的出行選擇。

那麼,就剩下來住的問題了。

因此,聽到四哥趙德的話,趙玥不禁暗贊他在潛意識中,已經有了經濟頭腦。

“嗯嗯,房子的問題,在任何一個大城市裡面,都會是稀缺品的。”趙玥說到這些,語氣裡也頗有些無奈,“雖然老百姓一直覺得貴,可是,這不是個人觀點能改變的現象。”

趙家人自己已經住上了小樓,對於遠在幾百裡之外京城的居住問題,也就失去了關注的興趣。

因此,聽了趙玥的話,大家更多的是淡淡地一笑。

其他人不感興趣倒也罷了,趙玥必要提示四哥才行。

不僅因為趙德將會居住在京城,更要藉此要他全身心去奮鬥。

“四哥,你自己就要去學經濟學,不僅要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更要踏心下來,瞭解社會的實際狀況。”趙玥微笑著暗示。

“嗯,我會多留心的。”趙德並不能理解小妹所說的真意,只是隨口附和著。

目前,京城的房價,還在幾百元每平方米的價格區間。

潛移默化之中,這個價格就會成為真正的歷史,成為沒有買房的人的心中永遠的“痛”。

幾百元到均價五六萬元,個別區域及高檔住宅更會達到一二十萬元以上,甚至還有更高的。

以這樣來看,八十年代的老百姓,當然對於一套六十平方米房子的要價一兩萬元,結合自己每月幾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的工資而言,肯定是難以接受的。

這個時代的老百姓,只是盼望著單位分房,不會更多考慮籌錢買房的。

可是,就是這代人,將會親眼看到:房價在他們一直驚愕的注視中,以迅猛的價格漲了起來;原本看好的房子,也漸行漸遠……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