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請陛下解惑。”

“它們一個叫紅薯,另一個叫土豆。”

說到這,王耀話鋒一轉:“你剛才,說蜀地災情,開倉只能解燃眉之急。那朕問你,你的判斷依據是什麼?想要斷根,又該如何做呢?”

面對王耀的這兩個提問。

此前,早已在心中打好腹稿的徐昌,直接說道:“回陛下,蜀地大旱持續的時間如此之久。可以想見,對於土地的摧殘,將是極其嚴重的。短時間之內……具體來講,至少是兩三年內,肥力是無法恢復到可供耕種的程度。

在臣看來,想要根除,一、是在這段時間裡,必須源源不斷地向蜀地輸送糧食;二、可以將蜀地的一些饑民,向外遷移;三、便是採取焚燒秸稈等方法,人為加速肥力的復原。”

“善!”

王耀點了點頭,似乎對徐昌的答案,頗為滿意。

不過,頓了頓,王耀卻道:“眼下時局動盪,國庫裡、各個郡縣的餘糧均不是太多。另外,百姓們都有安土重遷的思想,套用一句俗話,那就是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聞言,徐昌微微皺眉。

誠然,王耀的話語,也是極有道理的,可為今之計,徐昌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情況似乎陷入了僵局。

然而,王耀繼續道:“所以,這紅薯與土豆,就很重要了。這兩種農作物,對肥力的要求很低,而且食之容易飽腹。此外,種植起來,也不麻煩,只需切塊埋入土中。假以時日,便能生根發芽。你此次前往蜀地,將它們帶上。”

當王耀說完這番話,徐昌不由的眼前一亮。

接著,徐昌問道:“臣想問一問,陛下手上,這兩種作物現有多少?”

“各十萬斤。”

王耀說道。

毫無疑問,這麼多的紅薯與土豆,都是王耀依靠簽到系統所得來的。

從第二天到今天為止,每天各一萬斤,積累下來,便有了這麼多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著“系統出品,必屬精品”的原則,這些紅薯和土豆,育種品質都是最上乘的,不存在因肥力不足,就越種越小的結果……

十萬斤?

那加一起是二十萬斤?

足夠了!

接下來,王耀、徐昌君臣二人又聊了此次前往蜀地賑災的一些細節。

完後,王耀看了一眼身旁的雨化田道:“去。”

雨化田得令,彷彿縮地成寸,一下子便來到了徐昌的身邊,同時伸出右手,對準對方的天靈蓋,拍出了一掌。

事發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