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再戰下去,自己都有可能折在這裡,羅峰一咬牙,只能帶著餘下的部隊,丟掉繁重的輜重糧草,狼狽倉皇而逃。

就這樣。

此戰,以背嵬軍的大獲全勝告終!

當背嵬軍帶著這些糧食,回到函谷、山海兩關,蓋寬整個人都驚呆了。

而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一來、確實是背嵬軍的戰力強大;二來、燕雲十八騎也在其中起了關鍵作用。

具體來講,就是此前,當那兩支輕騎兵入關後,燕雲十八騎就充當斥候,經過十餘次查探,大致摸清了叛軍運送糧草的路線。

……

另一邊。

在幷州的一處城池內,樓閣中。

此前大敗的羅峰,向吳王說明了情況。

說完,羅峰低頭抱拳道:“此次因我之失,被奪了大軍糧草,延誤軍機,還請吳王降罪!”

“算了。”

雖然,在這一刻,吳王的心裡也很惱火,卻還是道:“如今正值用人之際,此次亦非戰之罪也。好了,羅將軍你且退下吧。”

“喏!謝吳王”

等羅峰出去了。

一旁的楚王,焦急的向吳王問詢道:“怎麼辦?吳王兄,這沒了補給,大軍要不了幾天就會斷糧的。且這件事,是瞞不了太久的。時間一長,要是讓齊王、趙王、淄川王他們知道了,說不定會心生變數啊。”

說起此次叛亂。

吳楚二王,是堅定的發動者。

而餘下五王,則是有些半推半就的意思。

若非吳王許諾他們,事成之後,將會分給他們更多的疆土,一起共冶大夏,他們也不會答應的。

當下,反叛遇到了難處,不僅楚王,吳王也擔心,他們會臨了當個牆頭草——風一吹,兩邊倒!

深吸一口氣。

閉眼,再睜眼。

吳王沉吟道:“慌什麼!再讓後方供給一批糧食,不就行了?”

“哪裡還有呀!”

楚王叫苦不迭。

“沒有,那就抄家、那就搶!你信不信,那些富商、士族手中,還有得是糧食!”

“可這……得罪了他們,我們……”

“怕什麼!此次大業若是成了,你與我便是新的大夏雙帝!到那時,這點矛盾,可以輕易地應對和轉移。假使不成,我們的腦袋也掉了。餘下的事,就不用我們去操心的了。”

好一個“待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的發言!

無奈為今之計,也沒有什麼其他更好的辦法了,楚王只能捏著鼻子答應。

頓了頓,楚王又問:“吳王兄,我們的這個侄子、孺子帝,現在看來不簡單,很不好對付。這一戰,我們真的有勝算麼?”

“有,而且一定會勝!會贏!”

說這話的,並不是吳王,而是突兀的,從屋外飄然而至,一個手拿拂塵,身穿道袍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