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愛卿,今個朕有一事,要向你們宣佈。”

王耀這句話剛一說出口,底下的文武百官們,絕大多數都是一副“小兔子受了驚”的模樣。

還來?

距離“收天下土地為國有”,這個政策頒佈還沒過去一個月時間,你這是又要搞大動作了?

一時間,一眾官員們彷彿是啞巴吃黃連的那種委屈,無處訴苦不說,年長者,甚至還萌生了告老還鄉的想法。

將這一切看在眼裡。

王耀笑道:“諸位,用不著這麼緊張。朕今天要宣佈的事情,對你們而言,是天大的好事。”

好事?

信你個鬼!

見大家仍是一副懷疑的態度。

王耀先不多做解釋,而是道:“拿上來吧。”

一言出,便又有太監、宮女,抬著一個大盤上來,揭開上面蓋著的布料,盤中一共盛放著三樣東西。

接著,王耀問道:“眾愛卿,你們可識得這三種作物?”

聽到王耀的提問。

思索片刻。

戶部侍郎李城陽站出來回答道:“回陛下,這居中的應該是水稻。而這左右兩邊的……臣雖未見過,可猜測,多半是陛下讓新任戶部郎中徐昌,曾在蜀地推廣過的紅薯和土豆。”

聞言。

王耀點頭道:“對,李愛卿回答的很正確。不過,卻還不夠完全。居中的水稻,正式名稱為雜交稻。朕再問,那你可知,它們的畝產?”

“不知,還請陛下解惑。”

“土豆、紅薯的畝產,在四千斤上下。而這雜交稻畝產約莫三千斤,看似低了些,可食之更容易飽腹,且一年下來,可以種植兩季。”

“嘶!”

此話一出,文武百官倒吸一口涼氣。

王耀的話,說得很平靜。

但,卻在文武百官的內心當中,又一次掀起了驚濤駭浪!

無他。

如今,大夏的傳統農業作物,無論哪一種,就算是風調雨順、氣候宜人,畝產也通常只有三四百斤,且一年只能種一季。

此刻,根據王耀所言,無論這土豆、紅薯還是這雜交稻,相比過往,幾乎都是超十倍,乃至十幾倍的可怕產量!

“陛……陛下,你此言當真?”

因過於激動。

在這時,有官員站出來問道。

對此,王耀皺眉道:“自古君無戲言!怎麼,你是覺得,朕是在開玩笑,還是在誆騙爾等?”

“臣失言了,還請陛下恕罪。”

“罷了,下不為例。”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沒人認為王耀是在說笑了。

接下來,李城陽再問:“那陛下,這三種作物的種植條件,不會太苛刻吧?”

“不苛刻。且這三者並不衝突,紅薯、土豆適合種在坡上,紅土旱地中。而雜交稻要稍微金貴些,黑土溼地、水田、湖泊,才適合種植它……”

之後,王耀又詳細說明了這三種作物的種植方法,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點。

此外還有遺漏的,王耀便讓徐昌做了一個補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