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

小農、貧農和普通老百姓,他們的生存之道就四個字——靠天吃飯!

假如一年風調雨順,促使收成不錯。

這樣在交完賦稅,並且填飽自己的肚子後,興許還會有一些的餘糧,當然,一定是不多的。

為什麼?

因為這一階層,一共就那麼“一畝三分地”,在單位糧食產量沒有大幅度提升前,就算是個豐收年,總共的糧食,也是不多的。

好了。

上述是豐年的情況。

萬一哪一年遇到旱澇災害,都不說是顆粒無收,只要所產出的糧食總量,在交完稅後,不夠滿足最低的溫飽,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就難啦!

哦,你說可以靠去年、前年的餘糧做支撐?

一、此前就分析過了,這餘糧多半是很少的。

二、尋常的小老百姓,也沒有很好的儲藏手段,一旦處理不當,時間一久,米粒生蟲、發黴發臭,也是常態。

到了這一步。

為了求存,老百姓們基本上只剩下一條活路,那就是將自己的土地,變賣給地主、鄉紳以及世家大族,以此換取些許錢財,渡過難關。

之後,到了第二年,沒了土地的他們,只能成為對方的佃農,哪怕給出的酬勞,微薄到不行,有時候僅僅是清湯寡水、一日兩餐,也至少比餓死要強。

綜上。

這一整個過程,便是——土地兼併!

大夏立國至今,已經過了三百多年了,想來這一套流程,也走過經歷了無數次!

因此,時至今日,均田制有點名存實亡了。

大夏回收不到什麼無主的土地,而大地主、士族們,依靠“中間商賺差價”,一個個都賺得盆滿缽滿,富得流油!

除此之外,他們還隱瞞人頭、戶籍,以好逃避大夏的稅收。

還沒完。

更加關鍵的是。

雖說,佃農一般很慘。

可誠實來講,是大地主與士族們,給了他們活命的機會,因而,在他們的內心當中,絕大多數都是感激的。

這、就又導致了一個大問題。

興許第一代佃農,對大夏還有敬畏之心。

可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他們已不知有大夏了!

正所謂,身懷利器,殺心自起。

既然,地主、鄉紳連同士族們,一個個是既有錢又有人,等到了一個特定的時間點,說不定,他們就會反了!

言歸正傳。

一念至此,王耀搖頭喃喃道:“難啊。如今的大夏,有些積重難返。也罷,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唯有——大刀破斧!”

說到這,王耀看向周全道:“周愛卿,朕要你把天下各大鄉紳、地主、士族們所擁有的土地數量,統統給統計出來,能不能做到?”

“這,陛下……”

王耀的話,讓周全心中掀起驚濤巨浪。

身為戶部的頭頭,周全已大致猜到,王耀要做什麼了。

見周全遲疑,王耀皺眉道:“怎麼?是做不到,還是不想做?你若不想,朕不介意換一個人,來做這件事。”

聞言,周全立馬解釋道:“啟稟陛下,臣自然是願意的。可鄉紳、地主、士族他們,向來喜歡欺上瞞下。僅憑臣一人、或者戶部一部,多半也只能統計出個大概。”

“朕會讓雨化田協助你。有他的西廠錦衣衛在,那些‘米蟲’即算再能隱藏,也是瞞不住的。這樣,你還有沒有問題?”

“沒有了,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