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後。

王耀等人,回到了東都洛陽。

不過,此次的七王之亂,還留了一個“尾巴”,需要王耀去解決。

實話實說。

這一場大戰下來,七王被王耀所誅殺,且因對方叛亂是犯了謀逆大罪,藉此,還進行了一回大規模的削藩,拿回了幽、冀、青、徐四州不少的土地,直接由中央統管。

可七王的後裔們,連同一些小的藩王,還是掌控著大夏不少的土地。

為什麼不借此機會,全部收回?

不是王耀不想,而是他有所顧慮。

畢竟。

一來、這些宗室王胄的封地,是大夏高祖分封出去的,算是“祖宗之法”。

二來、這回是七王反叛犯了錯,王耀才有理由懲戒他們,而他們的後代,亦不會有太多的怨言。

然而,若是直接剝奪了他們的王位、封地……無異於殺人父母,定然是會激起強烈反彈的,到那時,免不了又是一場血雨腥風。

說是這麼說。

王耀要是魄力足夠,強行硬來也不是不行,大不了再死上個幾十萬人,終究是可以一勞永逸的。

只是,除了來硬的,王耀早就想到了更好的辦法,壓根就沒有必要,搞得這麼血腥。

既然,想法有了。

下一個步驟,自然就是實施。

於是,再過七天,王耀向大夏諸侯們頒佈了一道詔令。

名曰——推恩!

對,就是王耀前世,歷史上的漢武帝劉徹,所施行的推恩令。

令法的主要內容,就是各諸侯所管轄的區域,由原來的只由長子繼承,改為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

其中,長子繼承後,依舊為王侯。

餘下的次子、三子,則降一級,變成了列侯。

在大夏,哪怕是平民,人們的普遍觀點之一,都是多子多福。

宗室諸侯尤甚!

所以,王耀把這推恩令搬出去,倒是不怕七王和一些小的藩王,沒有子嗣兄弟,把他們的領土重新分割。

當原先吳王的長子,接收到這一道旨意時,心裡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完了!

本來,自己的父親,被王耀施以車裂而死,作為兒子的他,心裡還是頗有怨氣的,只可惜,實力不夠,只能暫時隱忍,等待時機。

不曾想,這推恩令一下來,對他而言,可以說是晴天霹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