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雖然在眾人的心中,西方那一塊犄角旮旯,實在是不怎麼滴、也不怎麼好。

用一句歇後語來形容,那就是年三十的冷盤——有它無它都過年。

但,西方的象徵意義,還是有的。

王耀要是再將西方納入大夏的版圖,那他就史無前例的做到了一統中州,一統天下!

此等壯舉盛名,在一眾文臣武將看來,是王耀會選擇兵發西方的關鍵。

不管怎樣。

身為大夏皇帝的王耀,已然做出了這個決定。

而臣子們,也都沒有反對。

於是,王耀親自率領大夏一眾軍團,浩浩蕩蕩的往西方而去。

御駕親征?

是的。

對此,官員們也沒人站出來反對。

有一說一。

在過去,無論是七王之亂、征服狼族亦或救援新羅。

這三次大型戰役,雖說,王耀每一回,都沒有第一時間親自率隊,可臨了到最後,他終是會出現在戰場上。

一開始,還有文臣武將擔心,害怕王耀會一不小心,死在戰場之上。

不曾想,到頭來是一回生二回熟。

王耀非但沒有死。

而且,這每一回,王耀都還起到了逆轉乾坤的作用。

一來二去,大家也就習慣了。

再者說,此次攻打的,是落後的西方,還如此的厲兵秣馬,王耀的個人安危,是絲毫不用擔心的。

額~~~

是不是把話說得太滿了?

這flag插的!

所幸,實際情況,並沒有什麼反轉。

等到大夏近五十萬大軍,齊刷刷地來到西方的地界。

見狀,西方這些以種族部落為單位的人們,一個接著一個慌了。

都不用想別的。

單看這些人的膚色、樣貌和他們完全不同,就知道是“異族”,而且,看數量,是人山人海、綿延不絕,武器裝備還精良無比,這還怎麼打、怎麼鬥?

為了求生、求存。

不得已,這些在往日來,互相打來打去的部落,臨時性的組成一個聯盟。

半月後。

他們的部落聯盟和大夏軍隊,在橫亙山脈的一處,形成了相互對峙局面。

乍一看,大戰好似要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