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崔旺的要求,王耀答應了。

待時間再過去一個月,崔旺從北方過來,向王耀說出了自己的方案。

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雖然北方遊牧民族流動性大,可說到底,還是靠天吃飯,而一年下來,降雨豐富的地方,總共還是有那麼固定的幾處,大夏可以在這裡建立站點,收取稅賦。

對!

衡量一個政權,對一個地方的統治力,可以收取的稅款多寡,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指標。

這樣做,可以讓老百姓們,對大夏有敬畏之心。

當然,收稅的根本,是大夏可以用這筆錢,做一個統籌規劃、基礎建設,以應對各個地方的不時之需,比如天災人禍等,完全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二、遊牧民族一般是以一小股一小股部落,放牧為生的,大夏可以在每一個部落中,按照人數比例,安插一至幾個教書匠,跟隨他們一邊放牧,一邊教書。

效果多半是比不過中原地區,至少也能增加他們對大夏的認同感。

三、王耀之前推廣的新型農作物——土豆、紅薯,在這草原之上,多半也是可以種植,需要普及開來。

如此,這裡的人們,就變成了放牧耕種,兩種混合方式為生。

長此以往,可降低人口的流動,增加其穩定性。

四、北方的遊牧民族,絕大多數有圖騰崇拜,比如說,狼族的狼神,以及之前一系列已經覆滅,或者只剩極少數人生存的邊緣族群,他們十有八九都有。

基於此,可以宣傳,大夏的每一任皇帝,都是他們圖騰神靈,在人間的轉世身。

乍一聽,似乎很鬼扯。

可三人成虎,久而久之,這也會成為大夏,統治北方草原地區的一個重要基礎。

上述四條,王耀都很滿意,自然是選擇了全部應允。

然後,王耀委派崔旺,親自去北方草原監督、推廣、實施五年時間,等取得一定成效後,再將其調回洛陽,並授予他禮部侍郎一職。

既能升官,又能為大夏建設出一份力,將來,說不定還能在史書上,留下屬於自己的篇章,崔旺自然是欣然接受。

就這樣。

同化北方草原的程序,開始了。

正當這一切,都在潛移默化的進行著。

沒過太久,又出事了。

這一次,並不是大夏,而是……新羅!!

……

一更!求收藏,求推薦,求五星好評,各種求,小王在這裡給各位讀者老爺磕頭了,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