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袁崇煥(個人觀點,好吧卡文扯下淡)(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不知道袁崇煥的想法,可能是覺得孫承宗走了,自己的前途一片黯淡,想要搏一個前程,失敗了大不了一死,成功了那就是前途遠大,名震天下。
袁崇煥搏成功了,巨大的聲望讓他迷失了自己,變得自負自大了起來,為後面埋下了禍根。
幾件事就能看出袁崇煥當時確實膨脹了,朝廷派了幾個監軍過來,袁崇煥直接上疏拒絕,雖然沒拒絕掉。還和滿桂鬧起了矛盾,有他沒我,有我沒他。更是在努爾哈赤死了之後,讓人去瀋陽參加葬禮。這尼瑪想幹嘛,當節度使嗎。
袁崇煥的戰略眼光也很有問題,按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目光不長遠,只顧眼前利益。
天啟七年初,皇太極派阿敏攻朝,朝廷收到訊息幾次讓袁崇煥去幫朝鮮,按理說朝廷都收到了訊息,袁崇煥那裡肯定早就收到了吧。
朝鮮當時的戰略意義還是很重的,毛文龍在朝鮮租了兩塊地種田,算是東江鎮的後勤基地,而且直接威脅著後金的大後方。
按理說,這麼重要的地方,接到訊息,肯定火急火燎的救援啊。結果袁崇煥在幹嘛呢,忙著和皇太極和談,忙著修寧遠之戰時受損的錦州城。
等朝廷催了好幾次,登萊都派兵了,他才慢吞吞的讓趙率教帶了好像是八千兵過去,結果阿敏早就劫掠了人口物資回去了,朝鮮也簽下了城下之盟,本就不富裕的東江鎮,損失了自己的後勤基地。
阿敏回去之後,皇太極就靠著這次劫掠朝鮮的物資,發動了夏季攻勢寧錦之戰。
雖然皇太極在寧錦防線上碰了個頭破血流,但不得不說這次大戰是戰略上的重大失敗。
寧錦之戰後,袁崇煥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賞賜,只是官升了一級,於是就憤而辭官了。沒辦法,膨脹了,勞資這麼大功勞就升一級官,寒顫誰呢,勞資不幹了,誰愛來誰來。
然後就是崇禎登基,問他遼東之策,直接甩出了一個五年平遼的策略。
然後崇禎還真信了,給了他全部的許可權(薊遼總督,尚方寶劍,監軍撤走),和所能拿出的全部的錢。
我一直有個猜測,就是皇太極是袁崇煥故意放進關的。
當然這裡不是說袁崇煥當了漢奸,而是他想要將後金主力放入關內,關門打狗,一舉殲滅後金主力。
按照袁崇煥喜歡行險和剛愎自用的性格,他很可能就是這麼想的。
而後金入關之後,袁崇煥一直吊在後金的後面,直到京郊才與後金決戰的事實也支援著我的想法。
畢竟按照當時京營的紙面實力來看,這個計劃還是有可能成功的。
而按照當時朝臣和崇禎的反應來看,這件事就是袁崇煥的一次冒險,畢竟穩紮穩打,五年平遼根本不可能實現,袁崇煥也怕牛皮吹破了,只能行險。成功了揚名立萬,世襲勳貴。至於失敗了,估計當時自負的袁崇煥並沒有去想。
所以在我看來,袁崇煥就是一個賭徒,靠著孫承宗建立的寧錦防線,靠著幾次冒險搏得了巨大的成功,然後就徹底迷失了自我。
當他再次不顧後果的冒險之時,一次就輸得血本無歸,還順便葬送了整個大明。
——————————————————
這些都是個人妄語,大家當個笑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