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在現代某些地區山脈在隆起,這些上升的山脈下面壓力正在變小,上下壓力的不同,可以使得山脈下邊形成一個熔岩庫。

這種物質沿著隆起造成的裂痕上升,沿將庫裡的壓力大於它上面岩石頂蓋的壓力時,便會外衝出地殼薄弱的地段,迸發成為一座火山。

所以火山一般都是存在海拔很高的地方,而在這樣的地方,一般都會比較溫暖。

“冷夜,我問你這裡是什麼時候開始這麼暖和?”春夏說起了題外話。

冷夜雖然疑惑春夏的問題,但還是回答了春夏。

“聽說這裡這樣,已經有30年了。”冷夜的回答,讓春夏內心咯噔一聲。

30年?!

活火山的噴發週期雖然是不一樣,有幾十年,數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段。

火山間歇的主要特徵為透過火山噴氣孔或溫泉釋放火山氣體,就不會有岩漿噴發。

這也就是為什麼火山的周圍,會有這麼多溫泉的原因。

當然,火山噴發前期的主要特徵,是火山氣體主分變化強烈,火山,地震和其他火山活動比較強烈。

就偶爾可能會看見冒出地表的岩漿之類的,不過這已經是在即將噴發的那個程度了。

春夏急切的想要看看裡邊的情況,想看看那個噴氣孔裡是不是會有岩漿?

要是有這火山噴發,估計也差不多了吧。

春夏幽幽地嘆了口氣,她心裡忽然覺得自己在現代,為什麼不好好讀書呀?

腦海中關於火山噴發的知識,記得根本就不多。

只知道那些皮毛,要是能識別火山噴發前期的具體情況,那麼就能減少很多損失。

火山即將噴發的那段時間,四周圍的溫度會明顯上升。噴發後期通常也會有高溫噴氣發生,但是這個現象在火山噴發的間歇期也會發生,不太容易進行區分。

此時此刻,春夏十分的懊惱。

記憶中的那些知識,大概也就是一些表面的東西。

就比如完整的火山週期,分化為哪些方面。

噴發間歇期,噴發前期,噴發期和噴發後期四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火山氣體組分,岩漿溫度和地震活動程度都不同。

活動程度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春夏就不記得了。

噴發前期,可以觀測到一些劇烈變化,噴發期主要特徵也就是岩漿噴出,那是最好分辨的時候了。

當然,通常火山噴發期,都會包含一到數次的噴發。

不同的噴發機之間,有幾天或者幾個月相對平靜平靜期。

火山噴發後期就不用說了,那是比較短的過程,在此階段火山逐漸恢復到背景值,沒有明顯的特徵。

春夏把自己所擔憂和思考的事情都告訴了冷夜,冷夜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師父,你在開玩笑嗎?”火山噴發?是指那一座山冒火嗎?

“如果只是山裡冒火,那還好處理,這是火山噴發,滾燙的岩漿在山體裡邊噴湧而出。”

“熔岩的溫度比較高,可以融化周圍的岩石就會變成岩漿,在某些運動達到一定的數值之後,這些岩漿就會衝出山體,不,結果不是我想看到的。”

青山村雖然不大,但是青山村的周圍也有不少山村。

動員這些人搬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