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羙國國會透過法案,出現於1970年代的資產證券化,特別是房地產資產證券得到了極大的催生和發展空間,羙國出現了資產證券化的高潮,房地產證券市場規模迅速膨脹,規模超過了羙國股票市場而成為世界最大的證券市場。

華爾街大多數公司對於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準備得並不充分,而古弗蘭領導下的所羅門公司卻憑著對市場敏感的嗅覺,早在1978年就建立起完整規範的資產證券化部門。

當華爾街其它公司還在遲疑和徘徊的時候,所羅門公司已經獲得了數以億計美元的收入,併成為房地產證券市場的引領者。

房地產證券化部門的總經理劉易斯·萊奈瑞,一個從收發郵件開始職業生涯的債券交易員,更是成為所羅門公司的傳奇。

由約翰·麥瑞威瑟領導的套利投資部門則向世人證明了衍生產品與金融工程的巨大魅力。

麥瑞威瑟等人的主要投資策略是市場上的同質產品最終將價格趨同,由於市場價格的波動,同質的金融產品暫時可能會出現價格背離,這時只要在價格高估的產品上做空,在價格低估的產品上做多,最終總會獲得套利利潤。

促成所羅門公司飛躍發展的還有八十年代初的一次重大的併購事件。

1981年,古弗蘭秘密與菲利普兄弟公司達成了併購協議,菲利普兄弟公司以5.5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所羅門兄弟公司所有合夥人的股份,並將所羅門公司由私人合夥公司轉變為公眾上市公司。

菲利普兄弟公司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期貨交易商,在45個國家交易著160個以上的商品品種。

與菲利普兄弟公司的合併,儘管使所羅門公司拋棄了堅持70年的合夥人制度,卻使所羅門公司獲得了大量資金支援,按照古弗蘭的說法,所羅門公司“蛙跳了20年”。

作為所羅門公司的合夥人,古弗蘭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補償,同時出任新公司的聯合首席執政官。

1983年商品交易市場出現動盪,黃金、石油等重要產品都出現大幅下跌,菲利普兄弟公司受到相當打擊,僅實現3.07億美元收入,而所羅門公司卻實現4.63億美元收入,所羅門公司的原班人馬開始要求更大的權利。

於是在新公司的董事會上發生了古弗蘭與菲利普兄弟公司原主席譚德樂爭奪權力的角逐,最終古弗蘭大獲全勝,譚德樂辭職,古弗蘭成為唯一首席執政官,公司名稱也由菲利普—所羅門重新更改為所羅門公司。

經過此次資本運作,不論它的是是非非,所羅門公司實力得到很大的充實。

1985年所羅門公司稅前利潤達到7.6億美元,到了今年,所羅門公司資本金達到34億美元,擁有6000名僱員,在全球的主要金融中心都有分支機構。

所羅門是當下華爾街的巨人、金融帝國,巴菲特看好這家公司也無可厚非。

這位是玩長線的,他的資產每過五年統計一次會比較準確,股市一跌就說他虧了多少多少,這純屬就是扯淡。

華爾街新人們膜拜的索羅斯不知有意還是無意的在《金融時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在文中他預測日本股市即將崩盤,南易估計這孫子沒這麼好心提醒別人撤出在日本的投資,多半是在尋找忽悠供他裹挾驅使的力量。

量子基金太耀眼,它的一舉一動很少能瞞過人。

它手裡持有5000份標普500期貨合約,價值達10億美元的事情,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肯定會有人趁著大勢狠狠的擺它一道。

明明實力不弱,但是名聲卻不那麼耀眼的橋水對沖基金,他的創始人達利歐正在琢磨研究並升級一種獨特的決策系統。

達利歐最開始交易時,習慣把每一次用來做決策的標準記錄下來,方便交易後回顧。在積攢了很多標準後,他想到如果將這些標準轉化為公式,就能利用歷史資料對公式進行檢測,然後改進不合理的地方。

這樣一來,他就能得到普適的標準,指導自己的投資決策,橋水最初的利率、股票、外匯和貴金屬系統就是這麼來的。

後來,達利歐把這些系統整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套決策系統。

隨著技術發展,達利歐透過量化分析、交易回測,不斷校正系統,達利歐發現決策比預測更有用。

這套投資決策系統已經在起作用,利歐捕捉到了股市即將崩潰的訊號,根據決策系統他決定做空股票。

達利歐的這套投資決策系統可以說是橋水基金的賣點,是用來吸收客戶的法寶,所以,在華爾街這算不上什麼秘密。

包括華爾街各大資本的決策,在彼此之間都不算什麼秘密,不管是融券還是對賭,都免不了要和外界接觸,想悄悄的進村那是不可能的。

低調、保密那只是針對於散戶而言,到了一定的層次,互相之間都摻沙子,不說和篩子一樣訊息四處漏,起碼大家都清楚對方的屁股對準了哪個方向。

要說保密,再晚幾年,電腦遠端下單成熟以後,還有可能有一定的保密性。現在的機構和機構之間根本談不上秘密可言,要說秘密,背後的出資人算是個秘密,這個真不好查。

比如這次,“八七狂歡晚會籌備委員會”的資金是透過怡和銀行和斯嘉麗基金的渠道往外出,怡和銀行有自己的證券部門,接受客戶的資金委託,斯嘉麗基金接受客戶資金委託更是主營業務。

看似都是透過南氏自己的渠道,可兩個渠道都有對外吸收資金,真有人對資金來源感興趣,直接可以甩一句“客戶隱私,無可奉告”,就算cia、fi6去問,也甭想知道客戶名單。

蕾切爾最近很忙,頻繁的和一些大資本接觸,把泛美控投手裡的沃爾瑪和蘋果的股票套現出去一部分,回籠了5億美元的資金。

斯嘉麗這段時間頻頻參加花旗銀行和富國銀行[和後世的富國銀行不是一回事]股東組織的宴會,和各股東之間套著近乎。

南易坐在斯嘉麗莊園的碼頭前,看著在釣魚的兩個孩子,手裡捧著羙國小型銀行的資料翻閱著,過段時間,南國銀行肯定要出手兼併幾家小型銀行,趁著這次機會壯大一番。

……

10月19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