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爭渡,爭渡(第1/5頁)
章節報錯
“我們夢想小鎮,確切的說是綠核發展從來就沒有拋售夢想小鎮這個還未奠基的專案的想法,哪怕把它拋售掉,可以快速給我們帶來過數億乃至過十億的利潤。”
南易挪動了一下身子,換了一個坐姿,“段市長,我有必要給你介紹一下我們綠核發展,綠核發展是一家投資性的公司,性質和私募基金有點類似,但不完全是。
我們綠核發展要投資的是長期可以製造現金牛奶的專案,一個規劃的時間跨度會很長,五年、十年,甚至是二三十年,就說夢想小鎮,在我們內部,這是一個三十年規劃的專案。
五年投資,五年觀望,一切發展良好,就進入到五年的壯大期;當然,如果在觀望期發現這個專案不可為,那我們會想辦法套現,收回我們的投資。
這一點,段市長你能理解吧?”
段文軒:“理解,任何投資都是期望獲得回報,一個沒有回報的專案,沒有生意人會繼續持有。”
“是的。”南易頷了頷首,繼續說道:“我個人拿到的合同還不錯,就算我將來離開綠核發展,只要是我經手的專案,只要這個專案還在盈利,我就可以一直拿到專案的分紅。
所以,出於我個人的利益,我希望我經手執行的每一個專案生命力越長越好。
或許,過兩年我會跳槽到黃核發展、藍核發展,繼續爭取差不多的合同,那我只要拼命幹上十年,然後就可以退休,天天睡懶覺,起來就是吃飯、釣魚、下棋,去公園打太極。”
“哈哈,南總裁,你現在考慮退休還太早了點,十年之後,你還到不了我現在這個年紀,正我覺得自己正是出成績的時候,你卻想著退休了。”段文軒笑道。
“段市長,我不能和你比,我的覺悟不高,沒有為人民服務,也沒有一輩子都撲在工作上的想法,我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不工作。”
段文軒把茶杯端了起來,趁著喝茶的工夫,腦子裡組織了一下語,“南總裁,在你們夢想小鎮專案的規劃中,椰樹大廈除了帶動周邊的房價,還有其他作用嗎?”
“當然,一棟大廈要修建好,框架加上內部裝修,少說也要投資過億,如果只是做一個噱頭,那我們付出的代價太大了。椰樹大廈預計會蓋6062層,17層以下將會規劃成酒店,17層以上是寫字樓,地下還要規劃2層的停車場。
我們希望椰樹大廈使用的時間更長一點,所以必須考慮將來汽車數量增多之後的停車問題。本來還有打算在地下建一個地下商場,但是地下工程的預算太高,只好放棄了。”
“大廈預計會在什麼時候建成?”
“暫時不好說,我們打算找國外頂級建築設計師進行設計,考慮到椰城這裡的季節性颱風氣候,還要在大廈內部安裝阻尼器,這就給施工又增加了難度,必須得等到設計圖出來才能進行工期評估。
不過在施工上,我們打算向深甽速度學習,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我已經邀請了京軍建築的總經理來椰城實地考察,京軍建築是京城軍區的部隊企業,施工效率絕對有保障。”
“很好,南總裁,等工期評估出來,請通知我一聲,你們夢想小鎮若是在‘施工’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我們市政府絕對會積極配合。”
“好的,段市長,我不打攪你工作了。”
“南總裁,我送送你。”
……
下午,南易去大英山機場接到唐建功,安排人住下之後,又好好招待了一番,第二天,就讓杜天工帶著人去看工地。
南易自己也沒閒著,把李家龍請到了他的辦公室,兩個人就嘀咕起來。
“李總裁,你看一下,這是市面上幾種建材的價格,240承重空心磚每萬塊為1632元,三孔非承重空心磚每萬塊為5390元,粘土紅磚1毛塊;
今年鋼筋的價格探底,普通鋼筋只要1500元噸,螺紋鋼貴點,差不多2000元,去年,不管什麼鋼筋都在3000塊左右及以上;
普通矽酸鹽水泥425號的紙包裝袋的現在零售價差不多277元噸,我找人詢問過,紙包裝袋的我們用不了多少,主要是需要散裝的,散裝的出廠價差不多183元噸;
水泥不能囤,必須要找廠家下單,我們得提前和一兩個水泥廠按現在的價格簽訂供貨協議。”
“南總裁,還有沙子、石頭呢?”李家龍看了一下南易遞給他的價格單後問道:“還有做工的人,京軍建築承接我們的主要工程,其他的工程找誰做?”
“沙子容易,椰城的每條河裡面都有沙子,河邊也有沙場,多聯絡幾家供貨就好。石頭的話,石山鎮的火山石很多,那裡也有幾家石料廠,讓馬峎餘去聯絡就行。
李總裁,今天我是想跟你商量一下囤積的問題,鋼筋的價格用不了多久就得漲上去,所以我打算先把鋼筋拉回來。”
“我們的鋼筋用量還沒算出來,還不知道需要多少。”李家龍說道。
南易擺擺手,“沒關係,儘可能的多拉,能拉多少就拉多少,椰城這裡很快就要熱鬧起來,到時候到處是開工,等我們自己的用量計算出來,鋼筋的價格又漲起來,我們就把多餘的丟擲去。”
李家龍想了一下點了點頭,“我同意,囤多少合適,我指的是資金投入。”
“呵呵,這可由不得我們,鋼材是管控物資,我們想多拉也多不了多少,所以,我才說能拉多少就拉多少,你出面去找段市長,鋼筋算是施工中的困難,他應該幫著解決。”
“allright,我去。”
南易頓了頓,說道:“至於你說的做工的人,這個也容易,不太重要、沒什麼技術難度的工程可以外包出去,特別是本地的施工隊,必須找一兩支過來,我們這麼大的工程,不給本地人一點實惠,容易招惹麻煩。
其他的還有安全帽、勞保手套、勞保鞋一些雜七雜八的也要先採購起來,還得去保險公司問一下,能不能給工人上保險。
我們的工地太大,管理太嚴格工人要發牢騷,管理的鬆了,又容易出事,摔傷幾個,甚至死一兩個都是很正常的,建委去年已經制定了賠償標準,參照那個,我們自己也要制定一個賠償標準,不能讓人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