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第14號令(第1/3頁)
章節報錯
烏蘭巴托郊外的草原上,一堆篝火旁,幾個人正有說有笑的喝著酒,忽然,其中一個大漢毫無徵兆的掏出槍抵在另一人的太陽穴上。
大漢是哥薩克行動組的組長彼得洛夫斯基,他用槍頭杵了杵被他指著的太陽穴,“孫凌,我只問一次,你有沒有去過賭場?”
被槍抵著的孫凌先是愣了愣,然後結巴的回道:“有。”
大漢一聽孫凌的回答,槍口就從孫凌的太陽穴上挪開,順勢又把孫凌推倒,砰砰砰砰,連續四槍,把孫凌的手腳都給廢掉。
“給他止血。”
彼得洛夫斯基一聲吩咐,小隊的醫護兵慶格爾泰就上前給孫凌止血。
等孫凌的血止住,彼得洛夫斯基又問道:“去了幾次?輸了多少?有沒有說不該說的話?我們的規矩,你應該清楚,能不能死得痛快,都看你自己的答案。”
孫凌自然知道規矩,手腳都被廢了,他是死定了,可死有好死和難死之分,一槍眉心或者嚴刑逼供後再死,那滋味一個天一個地。
“幾次我記不住了,輸了50萬盧布,沒有說不該說的話。”孫凌很乾脆的說道:“哥薩克,給我來個痛快。”
砰砰,砰,胸口兩槍,眉心一槍,射擊結束,彼得洛夫斯基又試了試孫凌的頸部脈搏,確認其死透才關上手槍的保險。
邊上的另一名隊員王虎默默無語的掏出軍用匕首,上前,俯身把孫凌的衣服都脫掉,然後從肉裡、泥裡把子彈頭挖出來,過了過數,確認是七顆沒錯,他才把子彈頭收起來。
“王虎,孫凌是你帶來的,他沒有說實話,你自己負責善後。”
“明白。”
王虎有點鬱悶,碰到個同胞,混得挺慘,心一善,給指點了條財路,沒想到最後給自己挖了個坑,賭鬼、毒鬼真的信不得。
“慶格爾泰,滿洲里你負責去,把錢看好。”
“t。”
早上,南易和宮雪剛剛坐車離開百萬莊,蘇夢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老闆,潘五桔剛剛遞交了辭職信。”
“我知道了,跟宋佳說一下,把工資給他結算清楚。”
潘五桔會走,南易早有預感,牟南德的口才不錯,潘五桔會被說動很正常。
“就這麼讓他走了?”蘇夢猶豫地說道。
“該走的留不住,還有沒有其他事?”
“沒有了。”蘇夢猶豫了一下又問道:“你什麼時候回來?”
“還要幾天,掛了。”
掛掉電話,南易給電話機換上了一塊新電板。
到了涉外寫字樓,宮雪忙她的工作,南易坐在她對面看報紙。
剛看了沒一會,他就在《吹風報》上看到一篇報道:“假集體現象是私營企業的趨利避害的行為,不足為怪,但是由於這種現象損害了國家的利益,便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這種企業的大量存在,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壯大了集體經濟,其實大謬不然。
這些企業享受的稅收、信貸政策優惠,使國家財政受到了損害。有的地方假集體企業佔到註冊登記集體企業的80%,如果對其進行清理,國家稅收無疑可以有可觀的增加。”
看完報道,南易看了一下文章記者的名字,然後就撫摸著下巴。
《吹風報》是一份很嚴肅的報紙,它上面的報道不會隨意刊登,吹風就是提前吹風,既然上面點了“紅帽子企業”的問題,那不遠的將來,摘帽行動肯定會展開。
八八年,溫市那邊好像有一家橋墩門啤酒廠的小企業搞試點,設計出“股份合作企業章程”,那個章程很微妙,和完小集團的股份構成有異曲同工之妙
章程規定企業財產中有15%是企業全體勞動者集體所有的不可分割的公共積累資金,它的獨立存在,是股份合作制企業區別於合夥私營企業,為集體經濟組成部分的重要標誌之一。
正是有了一部分公共積累,股份合作制企業被理所當然地歸入了集體經濟的範疇。
這一企業股權的設計舉世皆無,可說是國內基層改革派面對所有制禁區的一次大膽創新,它被認為是一種非驢非馬經濟,卻在理論上能夠自圓其說。
一傢俬營企業要改造成股份合作制企業也變得非常便捷——只要宣佈本企業的15%資產為全體勞動者的公共積累即可。
二月份的時候,農業部還發了一個“第14號令”,頒佈《農民股份合作企業暫定規定》,並附《農民股份合作企業示範章程》,其藍本便是橋墩門啤酒廠的那個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