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跟著幹(第1/5頁)
章節報錯
哪裡有熱點,哪裡受人關注,哪裡就會有空手道托拉斯集團。
瓊省剛建省的當口,牟南德就在椰城成立了空手道經濟集團,這家集團的名字,南易在工商註冊資料裡看到過,也在報紙上見過,事實上,牟南德做了點什麼事,報紙上一般都能看到軟文,只不過,需要銳利的目光剝開表面的美化“軟”層,直接探尋本質。
企業家的本質是什麼?
經濟學家熊彼特對此下了一個簡單明確的定義——創新。
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沒有創新,就沒有變動和發展。而這種創新,有時候甚至是破壞式的創造。
南易說牟南德沒掙到過錢,這其實有失偏頗,事實上,他還真的掙到過錢。
前幾年,為了保護國內的冰箱產業,上頭曾經下過一個檔案,明令禁止進口國外冰箱,只允許進口散件機械來組裝。
在檔案中有一個小細節——禁止進口冰箱,但鼓勵進口冷凍機械,而兩者的區別就是容量,360升及以下算冰箱,以上就算是冷凍機械。
這份檔案,南氏坐在亞清公司總經理位子上的那段時間見過,他曾經有過想法進口一批容量在360420升之間的冰箱,並以“冰櫃”的名義放在亞細亞銷售。
不過仔細一想,還是放棄了想法,抖機靈,耍小聰明一時佔便宜,可長期來看根本落不著好。
南易沒鑽空子,可牟南德鑽了,而且角度非常之刁鑽和噁心人,他從釜山訂做了一批361升的冰箱,據傳賺了1500萬左右,這個數字是軟文裡出現的,真假難辨。
南易對準確的數字沒多大的興趣,倒是對牟南德做這筆生意的本錢來源有過諸多猜測,不用說,本錢的最終出處肯定是銀行貸款,只是錢怎麼到牟南德手裡,中間的操作有很多學問。
銀行的貸款政策,南易知道的不要太清楚,這兩年私人貸款有所鬆動,可貸可不貸,政策有點模稜兩可,也能算是在摸石頭過河,放開個口子看看,可行就放開,不可行就把口子堵上。
前幾年私人根本別想合理合規的擼貸款,能擼到貸款,毫無疑問,中間肯定有違規操作,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公關某國企的領導人,以國企的名義貸款,然後把錢挪給私人用。
這個“挪”有說道,操作方式不同,性質就不同,風險也就不同,可以是違規,也可以是違法,如果做成拆借,那就是合理合規,但是要做成這一步,少不得私底下要有點金錢往來、穿衣脫褲,法律條文免不了要踩幾條。
踩得好,罰點款,踩不好,花錢買子彈。
“賺錢很難嗎?
我覺得一點都不難。
金融的本質是什麼?
它的本質就是跨時間的價值交換。
空手道托拉斯集團希望與國內外一切渴望建功立業的人士合作,願意為你們提供良好的發展機會與條件,也為你們提供最基礎的條件,創立新的專案公司,在條件成熟的時候,該公司的大部分股份我會贈給出過力的主要成員。
我把這種模式叫平穩分櫱,我又啷個要這麼做?
因為我發現過去的經濟規律已經在市場經濟中變得十分可笑,工業文明的那一套在西方也已經落後,在國內更行不通。
我們需要建立智慧文明經濟的新遊戲規則,我們要對無形資產,尤其是智慧進行高度的運用。
智慧來自哪裡?
大腦,我的大腦,你們的大腦。
做事,想法很重要,別人想不到的,我能想到,所以我能賺到錢。
在我們五川有句話,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臭皮匠不是做皮的皮匠,這其實是以訛傳訛,臭皮匠說的其實是臭裨將,就是過去的副將,三個副將加在一起能抵過一個諸葛亮。
我牟南德腦子好用,你們的也不會差,你們欠缺的是想法,不能掌握正確的考慮問題的角度,你們只要來空手道,跟著我學習一段時間,你們也能正確的掌握商業思維……”
吃著豬雜碎,南易支稜著耳朵偷聽牟南德頗有煽動性的話語,心裡想著潘五桔很可能快找他辭職了。
不帶偏見的說,當下還真是“點子”時代,別人想不到,自己想到了,又敢於去實現,想賺點錢確實說不上有多難,這個年代也是耍空手道的美好年代,有太多的辦法可以空手套白狼。
比如溫市那邊,幾個貧困縣的農民坐在牌桌上通宵達旦,絞盡腦汁想搞一個二手機械裝置交易市場,就在點炮和自摸、暗槓中,他們想通了最關鍵的一環——機械裝置的來源。
辦法很簡單,就是向全國各地的國營企業投遞信函,定購各種各樣的二手機械裝置,這些裝置到了他們那邊後,就拉到交易市場去賣,接著就找到報社,在報紙上用訂貨人的假名刊登死亡訃告。
等那些外地企業追上門來要債,他們就哭喪著臉把訃告給來人看,“人都死了,問誰去催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