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幕後的幕後的幕後人物(第1/6頁)
章節報錯
中門人帶著做蒸籠時累積的見識、人脈和資源,去了東北,開始了他們的木材生意。
他們翻遍了大小興安嶺的溝溝坎坎,東到牡丹江,西到滿洲里,北到漠河,處處都能聽到他們發聲獨特的甫田口音。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
中門人透過市場化運作,把東北的樺木、落葉松源源不斷德運到京城、滬海等基建搞得紅紅火火的大城市,賺到了他們真正的第一桶金。
南易的問題,讓郭浮曦愣了愣,等緩了緩才直接說道:“既然南老闆懂行,我也就不瞞你,主要還是東北的木材,蘇修的路子剛剛開啟,那邊過來的木材並不多。”
“懂行談不上,對木材行業只能說是略知一二,之前有個客戶也有在做木材生意,從他那裡聽到不少這方面的見聞。”
“不知道南老闆這位客戶是不是國內的,要是國內的,可能我還認識,我在這個行當人面還是挺熟的。”
郭浮曦敢這麼說,自然有他的底氣,十個做木材的起碼有六七個是中門人,只要是和木材沾邊的買賣人,就沒有中門人不認識的,就算郭浮曦自己不認識,但只要問兩三個老鄉,就能把人給問出來。
“郭老闆聽過朱家洛這個名字?”
“嘶,這位可是神人,怎麼可能沒聽說過。”郭浮曦倒吸一口氣說道:“就沒見過他那樣做生意的,只見他買,不見他賣,國內的貴重木材都快被他一個人買光了,不得了,我要有大筆閒錢也學他這麼做,囤上幾年,木材價格肯定能漲上好幾倍。”
“他的做法有很大的風險,要是木材的價格沒漲起來,或者漲幅只有一兩倍,那他這個生意就虧得一塌湖塗,現在做點什麼生意一年還不能翻上一番?”
“我不這麼看,這幾年木材生意做下來,行情我比較清楚,國內對伐木的管控會越來越嚴,再過幾年想要拿到那些好木材就不容易了,好木材喜歡的人不少,將來這價格肯定會勐漲。”郭浮曦反駁道。
“說是這麼說,可資金壓的時間太長,風險不可控,我是好不容易才給他找到一些資金。”
南易嘴裡說著,腦子又開始撒歡亂跑。
魯班木業對貴重木材的囤積工作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各種木材的數量多到足夠給南易戴上無數個“大王”頭銜,金絲楠木大王、陰沉木大王、黃花梨大王、紅木大王、小葉紫檀大王等等。
接下去魯班木業的業務重心,一是趁著現在已經有人開始掃老宅子找金絲楠木的節點,在他們的眼鼻子底下把之前已經物色好的幾個老宅子給掃了。
早幾年,魯班木業就有人在全國各地看老宅子,可一直只看不掃,只是記錄下哪裡有老宅子,裡面又能掏出多少金絲楠木等資訊,統計一下全國大概能出多少金絲楠木的老料、新料。
想要操控市場,自然要對金絲楠木的數量心中有數,計劃一旦開啟,就可以很容易就對市場上冒出來的真假傳聞進行甄別,也能更準確的把握出貨的節奏,把利益最大化。
之前之所以不掃老宅子,偏偏要在出現競爭對手後才下場,南易是想著打造一個珍貴木材的大玩家出來,順便觀察一下都有哪些人在囤金絲楠木,這些人大機率會成為將來的同盟或攪屎棍。
南易不可能也不想把金絲楠木給包圓,依然是那句老話,操控市場不能玩單機,必須彙集一批人的力量,大家有共同利益才能把市場給烘托起來。
珍貴木材只能拿來投機,不可能成為魯班木業的長期核心業務。
魯班木業的核心業務還得放在普通木材上面,木材市場的行情已經越來越熱,之前魯班木業購買和承包的森林需要加強防護,嚴厲打擊盜伐分子,另外還要繼續加大投資,購買、承包更多的森林。
自己的森林要邊伐邊種植,走可持續性發展的路線,這幾年可以把目光放在蘇修,那裡的原始森林成片,可以撒開手腳大砍快砍,賺上幾波塊錢。
等時間推移,木材的需求進一步加大之後,可以悄悄地資助環保組織,讓他們有經費到處去呼籲保護森林、抗議毀滅性砍伐。
保護環境是南氏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主題之一,做人就應該講公德,等南氏佈局好汙水處理領域,就會資助水環保鬥士和所有排放未經處理汙水的企業作鬥爭,雖千萬人吾往矣。
其他領域也是一樣,每一個南氏人都有強烈的保護地球使命感,一定會把環保革命進行到底,不怕艱難險阻,不怕流血犧牲,敢於向一切汙染地球的惡勢力亮劍,誰不上環保裝置就是南氏的敵人,不選擇南氏的裝置就是頭號公敵。
郭浮曦眼睛一亮,說道:“我說呢,朱老闆能那麼幹,原來背後有南老闆給他在找資金啊。”
南易擺了擺手,謙虛道:“朱老闆那裡,我給他找的資金並不多,風險大,回報的週期太長,不算是什麼好投資,我哪敢找太多的資金給他。雖說不是我自己的錢,可要是虧了,我的信譽就會受損,幹投資信譽很重要,沒信譽沒人會把錢交給我。”
“是這個理,做生意都要講信譽,沒信譽就沒生意好做。”郭浮曦說著,舉起酒杯,“南老闆,我敬你一杯。”
南易舉起酒杯說道:“郭老闆,祝你生意興隆,乾杯。”
“南老闆,生意興隆。”
一頓酒,南易和郭浮曦算是認識了,往後,兩人會越來越熟悉。
南易有強烈的慾望要和郭浮曦交好,他要拿下中門木材幫這個大客戶群,讓魯班木業做他們的木材供應商,給他們提供優質的服務,而郭浮曦就是敲開客戶之門的敲門磚。
如果郭浮曦看著不像生意人,如果他不是胡建口音,如果南易不清楚胡建人做生意喜歡扎堆,如果那個小偷看著不像菜鳥,也許虎崽踢出的那半塊磚就會對著郭浮曦去。
沒轍,前幾年憑手藝吃飯的老榮這兩年又銷聲匿跡,現在活躍在深甽第一線都是半路出家的愣頭青,能偷就偷,不能偷就拿刀戳在苦主身上繼續偷,要是苦主敢反抗,那對不住,直接改偷為搶。
陳於修曾經給南易講過一個冷笑話,說是他廠裡的一個女職工一天出門的時候被搶走了一條金項鍊,第二天搶匪居然上廠門口來堵人,一邊打女職工耳光,一邊還罵罵咧咧,“我讓你裝,我讓你戴假項鍊……”
偷不成團,搶不走單,非偷非搶,又偷又搶的愣頭青除了剛入行的,一般都有同夥,郭浮曦是運氣好,遇到個菜鳥,不然再追下去不是皮青臉腫就是身上被開一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