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四十四章、血腥味上的正義(第2/5頁)
章節報錯
“南易,你們在說什麼?”
宮雪的英語並不好,聽不懂南易兩人在說什麼。
南易轉頭面向宮雪說道:“一會有決鬥,打的會比較激烈。”
“《基督山伯爵》裡的那種決鬥?”
“差不多吧,不過應該不會死人,把對手打倒就算。”
南易想來要是分生死的話,不太可能會在公開場合展開決鬥。
“哦,不知道印度這邊怎麼比武的,是不是和我們一樣?”宮雪問道。
“不太一樣,這是卡巴迪格鬥,只有兩種攻擊手段,一個是扇耳光,另外一個就是勾脖子摔倒對方,其他手段並不能用。”
“喔,我還以為會和散打比賽一樣,都說少林功夫是從達摩帶過去的印度古武術衍變來的,我還真想見識一下印度古武術呢。”
“那只是少林給自己臉上貼金,達摩一葦渡江而來,創立了少林和各項絕技,你想說的是這個吧?”
“對啊,不是有這個傳說麼?”
“狗屁!”南易啐道:“達摩和少林寺的關係,就是一個迷,在很早的一些關於佛教的資料裡,根本沒提過嵩山少林,比如梁武帝的《達摩大師碑頌》裡有說‘莫知其所居’,梁武帝壓根不知道少林寺在哪。
在唐初的《續高僧傳》裡,才第一次寫到‘遊化洛嵩’,這是達摩第一次到嵩山,成書晚一點的《舊唐書》才有說‘隱於嵩山少林寺’,達摩和嵩山少林寺的關係,這才算是正式確立。
從宋代開始,隨著達摩面壁等傳說的出現,達摩逐漸變成嵩山少林寺的創始人,到了清末,出了一本《少林宗法》,裡面提到達摩將十八羅漢手傳給了少林寺僧眾,打那開始,達摩是少林武功創始人的說法,才逐漸流傳開來。
關於少林,還有一個演繹故事,說唐太宗李世民曾被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則圍困,少林寺得知這個訊息後,馬上開了一個會議。
這王世充吧,一看那死德行就沒機會奪得天下,倒是這李家,全家都是陰貨,得天下的機會大多了,這可是雪中送炭的機會啊,還等啥,點齊人馬和王世充對著幹。
於是,少林寺派了十三個棍術高手,帶領少林寺的僧眾,活捉了王仁則,救出李世民。
這李世民還點名表揚了他們,誇少林寺的都是好同志,一人給他們發了一顆五角星,並號召李家的部曲向他們學習。
少林寺呢,也一直以此為榮,還有碑刻留念。
這故事一聽挺邪乎吧?”
宮雪拍了一下南易的手臂,嗔道:“要說你就好好說嘛。”
“呵呵。”南易笑了笑繼續說道:“其實審視一下這個典故的記載,就可以發現其實根本不是這麼回事,我猜啊,真正的過程可能是這樣:
王仁則佔了少林寺的田地,於是少林寺的僧人們組織起來,聯合王仁則手下的內奸裡應外合,活抓了王仁則,然後獻給了他的對頭李世民,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保護他們自己的田產。
我這麼說,可不是瞎編,是有根據的。
話說八國聯軍進京城的那一年,少林寺住持一瞅,格老子的,武術不管用了啊,還是他媽洋槍好使,於是他一拍桌子,就指著金庫堂的堂主說道:‘去庫房整點錢出來,找門路買洋槍’。”
“咯咯咯,別胡說,少林寺哪有什麼金庫堂。”宮雪嬉笑道。
“不要在意稱呼,就是這麼個意思。”南易擺了擺手說道:“反正你只要清楚少林寺從建立以來,一直富得流油,他們的寺田多到一匹千里馬跑上一天都不能從這頭跑到另一頭。
我接著說啊,金庫堂的堂主去了庫房,一開啟庫房上的鎖,就先戴上一副墨鏡,你猜怎麼著,這一推開庫房的門,立刻一片金光歘歘歘射出來,只見庫房裡金山十八堆、銀山一百零八堆,這加起來少說有金百噸,銀千噸。
再打眼一看,在金山上還躺著幾個赤條條、白嫩嫩的花姑娘。
金庫堂堂主寒著臉走到金山邊上,摘下脖子上的佛珠,狠狠的鞭笞那幾個花姑娘,嘴裡還一邊罵著:‘都他媽賤骨頭,你們家裡要再不交佃租,我就派人把你們家一把火燒了,把你們賣去山下的窯子。’
金庫堂堂主發洩了一把,才走到庫房的角落裡,從一堆一米多高的存摺堆裡抽出一本滙豐銀行的存摺,撣了撣上面的灰,然後開啟存摺瞅了一眼,上面餘額的最新一行赫然寫著50,000.51,整整5萬英鎊。
5萬英鎊啊,這筆錢放在那個年代可不得了,可以把武康路的宅子買上三五遍。
金庫堂堂主拿著存摺交給採購堂的堂主,採購堂的堂主就拿著存摺下山買回來200杆當時非常先進的毛瑟m98步槍,拿著這些槍,武僧堂組建了一支現代化的步兵特戰團,代號八面佛,還有一句團口號——誰不交租就滅誰!
有槍有炮又是人強馬壯,少林寺又過了三十幾年風調雨順、富得流油的日子。
直到那一年,鬼子把嵩山下的縣城給佔了,當時附近一支八路軍的首長帶著兩個警衛員上嵩山做說服工作,希望少林寺出山抗日,不料少林寺早就有了當皇協軍的覺悟,一見到三人,立刻準備關上寺門,想把人給綁了送給鬼子。
還好首長大智大勇,不慌不忙的帶著兩個警衛員殺出了少林寺。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這個首長就再次上少林開了審判大會,一經審判,少林寺大半的人都夠上漢奸罪,於是就給槍斃了。
解放之後,土改小組上嵩山,一經鑑別,少林寺又有大半的人妥妥的夠資格定性為地主惡霸、土豪劣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