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摩托車,地動山搖(第1/5頁)
章節報錯
當時間進入1988年12月的中旬之時,南邊某個不聽話的小傢伙屁股已經被拍個稀碎,早在兩年前,小傢伙其實已經在搞革新開放,他早就不想蹦躂了。
沒奈何,小傢伙由不得自己說了算,他後面還有一年提供10幾億盧布軍援的大爺,沒辦法,他只能配合“手掌”的節奏,很有默契的和手掌玩起了排隊隊打著玩的戰爭遊戲。
到了如今,小傢伙因為革新開放,小日子已經開始變好,可軍費卻非常緊張,物資極度匱乏,後勤保障問題嚴重,軍隊的生活比抗美時期還要不如。
一次例行檢查中發現,每十七公斤的軍糧中竟然含有多達兩公斤的小石子和稻草等雜物,而即使是這樣品質的軍糧也無法保證完全供應,使得許多忍飢挨餓的戰士不得不跑到老百姓家中偷大米、甘蔗等食物。
北部地區有些部隊甚至連一日三餐的供應都難以為繼,不得不改成一天只吃兩餐。
主糧短缺,副食的供應就更差勁,蔬菜嚴重不足,每人每天平均只有一百七十克的量,連四兩都沒有。
另外,軍隊的醫療條件也十分簡陋,軍隊所屬的軍隊醫院、治療所和衛生隊等都裝置陳舊,難以滿足正常的救治和療養,因為得不到及時地治療,許多士兵身體素質嚴重下降。
今年,軍隊士兵的瘧疾、浮腫、肝炎、貧血等疾病的發病率都有所增加,即使是駐紮在城市的部隊,貧血率最低的單位也達到了20%,而最高的單位則高達77%。
總後勤局軍醫局的資料顯示,有的部隊進入山區後,僅六個月就有數百人患惡性瘧疾,導致了數十人死亡,還有近一萬人次入院接受治療。
而且因為管理混亂,地方的工廠、企業常常不按合同規定來交貨,導致軍隊的軍需供應出現了大問題。
比如前線和海島部隊只能穿舊軍裝,而北方一些地區的軍隊到了冬天甚至還沒有按標準下發冬裝。
由於燃料的緊張,配給軍隊的油料量還普遍減少了百分之三十到四十,這導致許多部隊軍車都停止行駛,甚至不得不用非機動車來代替機動車,嚴重影響了軍隊的辦事效率。
“校花,你當兵的時候有津貼嗎?”
“有,我領取的是特殊津貼,數字比較高,足夠買20碗米粉。”
“普通士兵呢?”
“4碗米粉。”
“嗯,範洪福這個名字熟悉嗎?”
“熟悉,559軍的,曾經有一次行動他帶隊配合我們小隊。”
“你對越南軍隊經商怎麼看?”
“人民軍從建立那一天開始就需要自給自足,為了籌集軍費,不得不從事經濟活動,這還是從華囯學習來的先進經驗。”
“這個老黃曆可以別說。”南易擺擺手說道:“越南軍隊又要開始經商了,現在只是小規模的試探,不遠的將來應該就會大幹一場。範洪福現在是bid貿易的總經理,這是一家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公司,559軍的軍產。”
“南生,需要我做什麼?”
校花知道南易不會莫名其妙的和她說起範洪福這個老相識,他肯定有用意。
“今年三月,山炮就從芒街去了河內,王母果業有幾個人跟在他身邊,現在已經在河內站穩了腳跟,我需要你寫封信去河內,把山炮介紹給範洪福。”
“南生,我和範洪福的關係很普通,只是一封信並不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呵呵,並不需要發揮多大的作用,只是用它來當一塊敲門磚罷了,人與人之間想要交心需要有信任基礎,山炮要做的只是前期溝通工作,有必要的時候,我會親自去一趟河內。”
“我明白了。”
越南有沒有生意好做?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早在吸納阮志平、阮志玲兄妹和黎文泰時期,南易其實已經把目光放到越南,只不過迫於因為“打屁股”的原因,南氏的觸角一直不方便伸到越南去。
就在不久之前,南易得知華囯和越南已經恢復了貿易關係,越南從華囯進口了幾批輕工產品,他知道進入越南的時機到了。
越南現在主張發展經濟,已經在調整和周邊國家的關係,西線和北線都已經撤軍,鑑於越南擁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一旦越南迎來和平,日本、南韓等經濟較發達的國家肯定會對其資本輸出,不少企業會進入越南投資,帶動越南的經濟發展。
隨著越南的經濟發展,百姓們的生活會逐步富裕,自然會有不少越南人選擇購買交通工具——車,確切的說是摩托車。
越南全國多山地、丘陵、叢林和高坡,腳踏車在越南很多地區沒有什麼市場,如果在山區騎腳踏車出門,其實還不如步行舒坦。
至於電動車[不管是幾個輪子的電動車歷史都非常悠久,只不過市場選擇了燃油系]在越南也很難推行,首先,越南很多農村都還沒有通電力,根本就無法對電動車充電。
第二,由於交通和道路情況很一般,使用電動車非常耗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