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嘉頓的張志方老先生已經見過面,對方氏的入股,他並不是太排斥,只是要求高溢價。”

“多高?”

“四成。”

“還行,可以給我們多少股份?”

“最多三成。”

“張老先生今年八十了吧?”

“整八十了。”

“三成就三成吧,再能活也多半活不過一百一,過幾年他的腦子會變糊塗,子女又不願意接他的班,嘉頓早晚會整個賣給我們。”

嘉頓是一家主要生產麵包、餅乾和蛋糕的企業,不但在香塂有很高的市場佔有率,而且在海外的唐人街銷量也不錯,同時還有為快餐店、餐廳、酒店及航空公司生產供應麵包、酥皮及急凍麵糰,並生產各式糖果。

中秋的前夕還會生產一波月餅,嘉頓妥妥地是香塂糕點界的扛把子。

方夢音嘆了口氣說道:“可悲啊,辛苦了一輩子,自己的事業卻沒有子女願意接手。”

“可以理解,嘉頓算是餐飲業,做餐飲太磨人,賺錢的門路多著呢,何必幹這麼辛苦的行當。奶奶,你就跟張老先生說,我們沒有奪他家業的想法,讓他可以安心。”

如果張志芳的子女會接張志芳的班,南易絕對不會生出吞併嘉頓的念頭。

從得閒嚟坐到龍門陣,以及後來的粉菊花、黃金甲,包括幾年前關注長天醬油,威逼利誘酈錦記合作,後面又進入皮革業,打造重明鳥食用油品牌等等一系列的操作,南易的目的就是打造一個環神農南糧“消化”體系,或者說內迴圈體系。

他要入股扶持下游企業,以保障神農南糧的農副產品銷售渠道通暢,時刻保證神農南糧大半的農副產品可以按照正常價格銷售出去。

採取“二三五”原則,南氏自營和控股的企業能夠消化兩成的農副產品,佔股和關係良好的企業可以消化三成,剩下的五成才是考慮在大宗商品市場甩賣。

初級農副產品的價格在國際上一直萎靡不振,而且大部分主糧價格還有下行的趨勢,想要獲取更多利潤,神農南糧必須佈局二次加工,把大半的產出進行糧食屬性的淡化,加深商品屬性。

之所以是大半而不是全部,這是因為神農南糧的土地分散在各國,而每個國家的政策雖然不一,但是很多時候都會鼓勵和要求種植某種作物,鼓勵的時候會有補貼,要求的時候收購價會很有保障,從一個正常農民的角度當然得跟著所在國的政策走。

捧誰的飯碗服誰的管,神農南糧佔據的土地面積廣,不可能脫離土地所在國的監管,仗著自己實力雄厚,誰也不鳥,就按自己的計劃來。

如果這樣,很多土地就會面臨失去的風險。

不管是公有制還是私有制,農地和農民天然帶著“義務屬性”,必須完成他要完成的義務,農地上必須種出點什麼,哪怕是鋼筋水泥的房子。

神農南糧完成義務之外,才會開始行使自由經營的權利,這也是南易只佈局一半產量進行二次加工的原因,神農南糧一半是傳統農業集團,另外一半才附著金融屬性。

“說是不奪,最終還不是要出手嗎?”

“性質不一樣,那是別人不想要,而不是我們爭搶。如果將來有其他人惦記嘉頓,這個人又準備把嘉頓給好好經營下去,那我們未必要出手,我還是希望上下游之間存在著利益共同點,又存在利益差異點,只有合作中帶著對抗,雙方才能長久的合作下去。”

上中下游如果是同一個老闆的產業,短期來看,老闆能獲得巨大的利潤,可長期來看,上中下游的管理人之間肯定會陷入內耗和互相推諉。

為了自己的利益,上游當然希望中游用更可觀的價格收下自己的次品,而中游當然希望上游用更低的價格提供更優良的品質,以此類推,中游和下游之間的關係亦是如此。

如果老闆把上中下游當成一個整體來考慮,給管理人的獎勵也是站在全域性的角度,那好,上中下游陷入集體擺爛,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是分開考慮,那自然就會陷入內耗,上游給中游挖坑,中游給下游挖坑,沒有誰會吃飽了站在老闆的角度考慮問題。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神農南糧會進行直營和控股的企業,都是利潤比重比較大的企業,長天醬油、酈錦記、重明鳥三家企業的主要原材料是大豆和玉米,終端產品的利潤遠遠大於初級農產品的利潤,所以,上游會對下游無限的傾斜支援,增加終端產品的競爭力。

上游和中游是下游的配套,是犧牲的物件,上中下游之間也就無所謂競爭關係。

而從大小麥變成麵粉,又從麵粉變成麵包,上游和中游之間比較固化,但是中游到下游卻有無限的可能,中游可以找無數的下游進行匹配,畢竟麵粉可以製作成無數的終端產品,而不僅僅是麵包一項。

所以,神農南糧不可以直接介入到下游,控制某一個下游,這樣只會讓中游的選擇面變窄,上中下游之間陷入內耗。

嘉頓日常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就是麵粉,以及雞蛋還有很多餡料輔助原材料,這種企業適合和神農南糧合作,而不是被控制,所以南易傾向於只入股不控股;

但是它的規模又不是太大,影響不了大局,如果未來新東家要改變其性質,神農南糧不妨把它給直接收入麾下。

“奶奶,如果不是張家沒人願意接手嘉頓,我們要防著和未來會跳出來的競爭對手搶奪控股權,其實三成的股份我都嫌多,只要能夠保證在同等條件下,嘉頓採購我們的農副產品,5%的股份也無妨。”

“這個話我會轉達給張老先生,相信聽了這個話,他會非常放心。”方夢音說著,看了看手錶,“時間差不多了,湘荷應該到了,我們去吃飯。”

如果沒有應酬,方夢音的午飯都是湘荷從方氏莊園送過來,方氏集團有一間辦公室被改成飯廳,方夢音平時就在飯廳進餐。

南易跟著方夢音來到飯廳的時候,湘荷剛剛把飯菜擺好。

“老太太、少爺,可以開飯了。”

“湘荷,我看飯不少,你一起吃,南易,兩碗飯的量夠吧?”方夢音看了看桌上的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