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阿根廷11、12月的天氣溫暖,可以去那裡避寒。”

“就訂在12月,除了潘帕斯草原,我們還可以去一趟世界盡頭。”

“烏斯懷亞,那是一個不錯的小城市,再去一次也不錯。”斯嘉麗認同的說道。

“你去過?”

“嗯哼!”

“跟我說說。”

“沒什麼好說的,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

……

日復一日,美國的黃金海岸線上出現了奇異的景象——天上火紅的太陽被裹上一層金黃色,染上潔白的雲霞,千變萬化,神秘莫測。

而在加勒比海的居民們享受陽光沐浴和輕快的海風,殊不知,一股威力巨大的風暴正在醞釀著。

9月3日,一個熱帶擾動從非洲大陸離開,自東向西逐漸向加勒比海靠近,由於該熱帶擾動缺乏組織,並沒有引起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足夠的關注。

9月6日,凱撒和溫迪領導的操盤小組已經在期貨市場上建倉做多。

9月8日,熱帶擾動受到了大西洋的海水溫度的支援,這個熱帶擾動逐漸增強,出現螺旋型的特徵。

9月9日,熱帶擾動增強為熱帶風暴,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終於肯定颶風要來了,而這股颶風還被賦予了一個漂亮的名字“雨果”。

之後,雨果緩慢增強,同時向西北緩慢移動,在多明尼加共和國以南約250公里增強為一級颶風,衛星拍下了雨果,它無比龐大的身軀讓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工作者們驚訝不已。

對於加勒比海的居民而言,註定要經歷無數個不眠之夜。

9月10日還是一級颶風的雨果,突然爆發性增強,在11日增強為三級颶風,持續風速為205公里/小時,氣壓為960毫巴。

9月12日,雨果轉動著自己直徑25公里的風眼,裹挾著19英尺的巨浪從牙買加的東海岸強行闖關。

一上岸,雨果就成了禁菸先鋒,來到金士頓的皇家牙買加雪茄廠就揮舞著雙手,施展了兩記大海無量,“奶奶個熊,老子最討厭香菸了,別以為長得粗一點,我就會覺得這裡生產的不是煙。”

先是皇家牙買加,然後就是麥克紐杜,牙買加生產雪茄的工廠無一倖免。

“喝咖啡,我讓你們喝咖啡。”

收拾完雪茄廠,雨果又點齊兵馬殺奔咖啡園,除了香菸,雨果還非常痛恨咖啡,來到咖啡園,就是一段猛烈的火力輸出。

在牙買加短暫的停留之後,雨果繼續高歌猛進。

颶風指揮室了,南易眼睛盯著掛在高處的電視螢幕上,嘴裡問道:“查得,雨果下一步會去哪裡?”

“開曼群島。”

“你知道我要問什麼。”南易不悅的說道。

“之後就是尤卡坦半島,再之後就是墨西哥,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應該不能倖免,再之後的走向不好判斷。”

德克薩斯州有明日牛糞,路易斯安那州有兩個牧場,再往裡阿肯色州、堪薩斯州都有農場,如果雨果一路往上,斯嘉麗糧食集團就會有大損失。

只要雨果能停在阿肯色州,南易這次就算是虛驚一場。

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經常會有颶風光顧,有非常豐富的應對颶風經驗,牧場除了牧草,牛羊可能毛都不會傷一根。

明日牛糞倒是有點麻煩,如果雨果經過,不知道要颳走多少牛糞,雖然牛糞不要錢,可到了南易手裡它們的價值已經不可低估了。

南易沒轍,只能聽著凱撒和溫迪兩幫人不時的歡呼,眼睛盯著電視螢幕,時刻關心雨果的動向。

雨果的風眼結構在登陸牙買加島後有些破損,出海後風眼又重新整合,雨果再一次爆發式增強,它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開始襲擊開曼群島。

開曼群島的其中一個觀測站測到雨果中心最大持續風速為252公里/小時,預示著雨果即將升級為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的最高階別的五級颶風。

雨果以五級颶風的強度登陸尤卡坦半島,登陸時氣壓為900hpa,龐大的環流和雲系遮住大半個加勒比海上空,雨果成了加勒比海的夢魘,在恍恍惚惚中,加勒比海沿岸的人們彷彿見到了“飛翔的荷蘭人”號。

雨果惹起的狂風暴雨,遠在墨西哥灣和佛羅里達州沿岸的居民們都可以隱隱感覺到它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