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隱形霸主(第3/6頁)
章節報錯
“頭疼。”
南易不知道該怎麼打消蘇菲·馬索買這車的念頭,這車的駕駛體驗感肯定差不了,想攔著不讓買非常有難度。
“校花,定明天中午的航線。”
想不到辦法不讓蘇菲·馬索買車,南易也只能早點走,就讓蘇菲·馬索沒時間開車。
南易等了一會,蘇菲·馬索和瑪麗恩就回來了,蘇菲·馬索看起來身心非常的愉悅,輕飄飄的來到南易身邊說道:“亞當,f40開起來太舒服了,我決定買了。”
“你想買就買吧,自己付錢啊。”
“當然了,你等一下啊,我去付錢。”蘇菲·馬索蹦蹦跳跳的又往跟在後面的中年銷售走過去。
“238萬對嗎?”
“是的。”中年銷售恭敬的說道。
蘇菲·馬索二話沒說,從自己的坤包裡拿出支票本,攤開支票本,凌空唰唰唰的寫好一張支票撕下來,遞給中年銷售,“把油加滿,機油換一下。”
“沒問題,我們另外還有禮品贈送,請放心。”
中年銷售的臉上樂開了花,蘇菲·馬索的要求都是小事情,轉身對另一個工作人員說道:“最好的機油,加滿汽油。”
“這邊請,到這裡辦手續。”
中年銷售吩咐完,又引到著幾人到休息區等待,先親自端上幾杯咖啡,然後和蘇菲·馬索辦理手續。
蘇菲·馬索在辦手續,瑪麗恩是百無聊賴,她轉頭就找南易說話。
“亞當,你們馬上要去印度?”
“是的。”
“歡迎我一起去嗎?”
“當然歡迎,我已經定了明天中午的航線,如果你來不及準備,我可以打電話把航線給取消。”
南易當然不歡迎,在印度他有太多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情要執行,可是瑪麗恩身為蘇菲·馬索的閨蜜,又是姓瓦倫堡,他根本不好推辭。
瓦倫堡這個姓氏的能量大啊,這麼說吧,按照南韓的說法——在南韓,從出生到死亡都離不開亖星,可在瑞典,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有將近半口姓瓦倫堡。
瓦倫堡家族不僅掌握了瑞典的“錢袋子”,其諸多家族成員還是知名銀行家、企業家、政治家、外交官,有一個說法是想要和瑞典政府建立聯絡,必須先和瓦倫堡家族溝通。
在瑞典,瓦倫堡家族扇你左臉,你就應該乖乖的把右臉湊過去。
在斯德哥爾摩,手隨便往一個方向一指,死物多半屬於瓦倫堡家族,活物多半給瓦倫堡家族服務,瑞典產業工人中的四成都在給瓦倫堡家族服務。
凡是瑞典的企業,不管是什麼領域,瓦倫堡家族機會都摻和一手,幾乎囊括了19世紀以來工業發展的每種樣態。
從伊萊克斯吸塵器到abb變壓器、斯勘尼亞卡車,從愛立信到薩博戰鬥機,幾乎掌握了整個瑞典的經濟命脈。
這種說法,並沒有一點誇張的修飾,當下,瓦倫堡家族控股的公司在斯德哥爾摩股市所佔份額超過四成,甚至斯德哥爾摩期權交易所也是該家族控股的企業。
瑞典能成為當今世界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可以說和這個家族的命運息息相關。
瓦倫堡家族秉承“存在,但不可見”的信條,把自己的家族藏的很深,雖然這個家族在瑞典的能量巨大,可明面上這個家族的資產並不是很多。
瓦倫堡家族之所以能佔據瑞典經濟的半壁江山,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善用瑞典股市的特點。
瑞典政府對股市實施了ab股制,a股不能流通,但享有董事會的選舉權;b股可以流通,但只對現金的流通與紅利有“表決權”,所以,儘管b股的數量要遠遠大於a股,但只要掌握了a股,便能牢牢地控制住企業。
一個世紀以來,瓦倫堡家族持有了瑞典多數重大公司的股份,與此同時還擁有數倍於其他股東的投票權,由此成了這些公司的實際控制者。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有段時期,瓦倫堡家族僅持有伊萊克斯4%的股份,卻擁有94%的投票權。
這種雙重股權制度也讓瓦倫堡家族“看上去並不是那麼富”,因為他們擁有的股份在絕對數量上並不是很多。這也是為什麼,富可敵國、權傾朝野的瓦倫堡家族,從未在任何的全球富豪榜上出現過的緣由。
可是南易並不信,一個興盛了超過200年的家族,會只有表面上那點財富就是怪事了。
不說南易恨不得挖個洞藏起來的南氏,就說站在聚光燈下的斯嘉麗,把她明面上的財富都加起來,再使勁灌水,大概能湊齊10億美元,要說她有15億美元,說的人都會覺得心虛——牛皮會不會吹的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