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易苦笑一聲,“您這是趕鴨子上架啊,好吧好吧,我看就是了。”

把檔案袋開啟,南易從裡面抽出一沓檔案。

檔案的抬頭是“第九製藥廠現狀概要”,得,南易心裡冒出“果然如此”四個字。

這個廠前段時間可是很出名,花邊新聞傳的滿天飛。

一個剛到任不到一年的廠長,被人發現死在廠會計家裡的床上,經過公安機關的調查,非他殺也非自殺,而是操勞過度,就是俗稱的馬上風。

南易腦子裡想著,眼睛一行行仔細看著檔案。

前幾頁沒什麼問題,可翻到第五頁,這問題就大了,第九製藥廠居然有1700多萬的虧空。

“1700萬的虧空,不應該啊,第九製藥廠的避瘟散可是賣了幾十年,一直很暢銷啊。”南易心裡嘀咕了一下,接著往下看。

可翻到後面,南易就看不到什麼有價值的內容,不死心的南易又拿起檔案袋抖落了一下,裡面已經沒有任何一張遺漏的檔案紙。

南易把檔案紙放下,抬頭看著閔金生的臉問道:“閔區長,你想讓我去第九製藥廠當廠長?”

“對,只要你把第九製藥廠[簡稱九藥廠]搞活,不要讓382個工人失業,不要讓382個家庭陷入困境,你想承包就可以承包,你想合資就可以合資,我可以全力給你提供方便。”

聽著閔金生的話,南易先考慮了一下到底要不要接這副擔子。

沒用幾秒,南易就下了肯定的決定,接。

雖說接下這副擔子會有不少麻煩,可益處同樣不少,總的來說,利大於弊。

接著,南易又思考該怎麼接這副擔子。

首先,承包就可以排除,承包,十有八九會給別人做嫁衣,而且得了好處的人,估計連個謝字都欠奉,不罵他一聲傻逼就算是人品靠譜。

其次,好像沒有合資的必要,南易就沒有在國內成立第三生物製藥子企業的想法,他倒是有計劃在國內另起爐灶,建立一家和第三生物製藥毫無瓜葛的藥企。

承包太虧,合資沒必要,那唯有股份制改革一條路,正好,股份制改革是現在的熱點。

從1984年開始,國營企業實行“放權讓利”、“承包制”改革的同時,一些城鄉集體企業率先開始股份制的嘗試,這給了有意進行所有權改革的國營企業很大的啟示。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地方的中小型國營企業也開始嘗試股份制。

19841986年間,京城、羊城、滬海等城市開始選擇少數幾個國營大中型企業進行股份制試點。

1984年7月,京城天橋百貨公司首次向社會半公開地發行股票,並形成了國家股佔50.97%,銀行股佔25.89%,企業參股佔19.69%,職工個人股佔3.46%的多元化股權結構。

1984年和1985年,滬海分別批准設立了滬海飛樂音像股份有限公司和滬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但其實對國營企業有目的地進行股份制改造試點的是羊城,1985年,羊城批准了羊城絹麻廠、明興製藥廠、僑光製革廠3個國營中小型企業的股份制試點。

不過,就全國的情況而言,這個時期,國營企業的股份制改革,仍然限於中小型企業,不僅數量少,分佈零散,而且嚴格來說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份制。

去年12月,上頭髮布了《關於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的若干規定》,在其中指出:“各地可以選擇少數有條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進行股份制試點。”

規定出臺後,一些省市隨即開始挑選一些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革試點。

滬海於1986年就曾選出8家國有大中型企業,最後正式批准了滬海真空電子器件公司為股份制試點企業,並於今年1月向社會公開發行了股票。

形成國家股佔74.5%,單位股[其他單位]佔1%,和先後三次發行的個人股,共佔24.5%的多元股權結構。

南易在腦子裡回憶了一下國內股份制改革的情況,確認了這是一條可行的路子。

“閔區長,我在資料裡並沒有看到九藥廠造成鉅額虧空的原因,我需要知道這錢花去了哪裡,又是經誰的手花掉的。”

“你這麼說,是決定接下這個位子?”閔金生臉上露出一絲喜色。

“還沒決定,我要先了解一下九藥廠的情況,一接手就要背1700萬的債,九藥廠可是塊燙手的山芋啊,我總感覺會吃力不討好。”南易搖搖頭說道:“閔區長,啊,不,我還是叫您閔叔叔,您確定不是要坑我?”

“好啊,我就認了你這個侄子。”閔金生會心一笑,道:“既然你是我侄子,那替我這個叔叔分憂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九藥廠已經成了區裡的一記膿瘡,不盡快把它擠掉,我就怕它越長越大,時間久了,就連其他好的面板也會被它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