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發街街口。

南易和陳國文碰上頭。

寒暄幾句,兩人就談起了正事。

“南易,易發這邊服裝批發生意不行了,北方來的現在都去十三行、高第街,還會過來的,都是以前一些老客戶,新客戶過來很少。”陳國文說著,頓了頓,看了一下南易的臉才繼續說道:“最北邊的都去清河國際拿貨,已經很少過來了。”

“現在過來這邊的主要是批發電器的吧?”

“差不多,電器生意好的不行,易發商場那邊一個檔口轉讓費都要上百萬了,好的地段要幾百萬。”

“賣還是租?”

“當然是賣,租哪有這麼貴。”

“嗯。”南易頷了頷首,說道:“地圖帶了?”

“帶了。”

陳國文從自己的包裡拿出一張羊城地圖,在南易面前展開。

南易從衣兜裡摘下筆,在地圖上畫了兩個圈,“和睿武叔說一聲,讓他去了解一下這兩塊地的規劃,這裡不行,我們就開闢出一塊新根據地。”

易發街這裡的沒落是不可逆轉的,之所以能崛起,就因為這裡夠偏,地域偏,政策也偏,其他地方不敢幹、不能幹的這裡幹了,政策一放開,其他地方也可以幹了,這裡自然就會變蕭條。

服裝如此,將來電器也會如此,因走私而繁華,將來也會因打擊走私而土崩瓦解,成昨日黃花。

陳國文看了看南易畫的兩個圈,說道:“這兩塊地方都是好地方,火車站、汽車站、長途車站都不算遠,可這麼好的地我們拿得到嗎?”

“事在人為,多出錢,少拿股份,市府方面還是有的談的。”南易淡淡的說道:“1958年,羊城就有了建設地鐵的設想;1965年,羊城就進行了第一次地鐵規劃和地質勘測,那時候叫九號工程;

70年到80年,羊城就開始地鐵的籌建工作,不過由於資金和技術的原因,地鐵工程一直沒展開;

我畫的這兩個圈,不管羊城地鐵怎麼規劃,都不可能繞的過,天上地上,地下水裡,將來都會是四通八達。

走地下是未來大城市的趨勢,地段好不好,得看地下走不走得通。

國文叔,做生意的模式要變了,以前是躲在陰溝裡,以後就得站在舞臺上騷姿弄首,舞臺很重要。”

“我們以後就搭舞臺?”

“搭舞臺、找戲班子、賣舞臺、租舞臺都是我們南陳將來要做的工作。在咱們國家想要成功,就得符合地方的需求,國家的需求,時代的需求。

鑽空子那一套只能停留在戰術層面,而不是戰略層面。

國文叔,我知道電器那邊你看著眼紅,可南陳村花了好幾年才把身上的海腥味給洗乾淨,現在要再沾上,那當初又何必上岸呢?”

南易會說上這麼一段,完全是因為陳國文今年年初提議南陳村打入“易發電器圈”,扎進泥潭裡分上一杯羹。

陳國文尷尬一笑,道:“我當初只是這麼一說。”

“我們過去,讓我看看這市場是有多繁華。”

繁華,真是繁華,還不到九點,已經人生人海;忙碌,真是忙碌,點錢的時間都沒有,錢放在手裡一扒拉,檢視一下里面有沒有夾報紙,然後就拿個尺子量高度。

第四套八零版50面額的人民幣,今年雖然已經開始流通,可市面上主流通的還是10元面額的大團結,易發這裡做的又是十萬起的生意,多幾張少幾張,買賣雙方都不會太在意。

“最近33寸松下很好賣,這裡出去五千多六千,外面賣到1萬1、1萬2。”

南易:“香塂賣多少?”

“三四千港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