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高壓鍋的熔爐(第2/3頁)
章節報錯
相比較南易他們上學那會,現在的大學,補貼沒漲多少,但是物價卻漲了不少。
以前的學生補貼不但自己夠用,還能剩下點補貼家裡;現在的補貼,自己用都很勉強,有條件的,家裡還會再寄點錢來。
不僅是物價不一樣了,風氣也改變了。
換成現在,要是誰在大學校園裡穿著滿是補丁的衣服,那是分分鐘會被打成異端。原來,貧窮並不光榮,但也不會遭受赤裸裸的歧視,當下,離窮既原罪的距離也沒多遠了。
“南易,你看,那個學生身上的套裙,我在百貨大樓見過,一百二一套呢。”忽然,劉貞指著不遠處的一個女學生說道。
南易瞄了一眼說道:“料子進口的,比較貴,做成成衣成本就需要將近六十,出廠價七十五。怎麼,這衣服你沒有?”
“沒有,我現在又穿不了,我就讓文昌圍那邊先別給我寄了。”
“喔,我說呢。”
文昌圍服裝廠有新款式要上市,都會寄一套給劉貞,這不屬於福利範疇,需要南易自己買單,只是夫妻之間的一種情調。
事實上,文昌圍沒有靠廠吃廠的說法,村企業的成品不會給村民發放,不管是衣服還是零食,只有兒童才能定期免費領取。
而且這個免費,也不是由村企業提供,而是由文昌圍教育基金向村企業支付貨款,兒童的福利其實是教育基金給的。
雖然看似是左口袋裝右口袋的多此一舉,可南易卻偏執的一定要這樣執行。
對挪用,南易深惡痛絕,資金預算是用來幹嘛就只能專款專用,哪怕坐看文昌圍的企業倒閉,他也不會同意從教育基金裡挪用資金讓村企業暫度難關。
不墨守成規的變通,看似靈活能創造奇蹟,可最終也會死在太靈活的變通上。
因為這種變通只會催生出“特事特辦”,這樣可以特,那樣也可以特,到最後到處都是特,規則只能用來擦屁股。
“他是耀東的小舅子。”
“好,特批。”
“他是村裡剛來的上門女婿。”
“嗯,啊,這個無規矩不成方圓,不要想著鑽空子,就按村裡的規章辦吧。”
“南易,你看,那個白涼鞋挺好看的,還帶防水臺呢。”
南易的思緒剛飄遠,就被劉貞給拽了回來。
“那不是防水臺,是增高墊。嗐,我說,咱們在逛校園呢,別光看別人的穿著,多看看別人手裡拿著的書。”
“好看嘛,現在的學生比我們那會可時髦多了,那時候穿的衣服都差不多,也就許倩她們幾個華僑,還有大院子弟穿的不一樣點。看看現在,五顏六色的,花枝招展。”
“其實一個樣也挺好,沒有比較,人會活的輕鬆點;現在可以不一樣了,就會有攀比,可又有幾個能比贏呢,大部分不還是隻能當一個輸者麼。
我猜啊,未來十年,人們就會去追尋幸福的意義,再晚一些,會變成追尋活著的意義。”
“南易,你也太悲觀了,大家的日子不是在一天天變好麼。”
“你見過高壓鍋吧?”
“工廠的那種?”
“不是,廚房裡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