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民,把今年的賬本拿過來,我看看。”到了村委會,南易就對村會計冼濟民說道。

“等等。”

冼濟民應了一聲,就去開了保險櫃,捧了一疊賬本放在南易面前。

“計算器。”

要了一個計算器,南易一邊看賬本,一邊算賬。

這一算就算到了晚上,等把賬本都看完,他的臉色就變得很難看。

一直陪著南易的冼濟民看到南易的臉色拉下來,就問道:“南易,怎麼了,賬本有錯?不應該啊?”

“你是怎麼搞的,兩份賬相差1分2厘,做事細心點。”

“差……差1分2厘?”冼濟民結結巴巴,臉唰的一下變白。

幹過會計或者懂點會計常識的都知道,會計不怕賬差個十萬八萬,就怕差個一分兩分,差得多,肯定是漏記一筆或者多記一筆,差的少,只有一個原因——算錯了。

現在還不是電算化,手工記賬可沒有複查修改的機會,賬本上塗塗畫畫,咋地,想做假賬啊?

只能是把前面的賬目推翻重算,這工作量可不輕。

“你自己看看。”南易在兩份賬本上指了指,“是不是算錯了?”

“還真錯了,完了,這幾天我別想睡覺了。”

“快扎帳了,抓抓緊,知會一下稅務所,把賬本給他們看看,不要被人揪住小辮子,我可不想牆上的錦旗明年沒的掛。”南易指了指牆上幾面“納稅誠信商戶”的錦旗說道。

“好好好,我明白。”冼濟民忙不迭點頭。

和冼濟民說完,南易又找冼耀威要了一張支取單,填上金額和支取理由,從冼耀威那裡領了兩千塊錢。

村委會每天都要有人值班,今天正好輪到冼耀威,值班的人要在村委會里留宿,正好,冼濟民也走不了了,他們兩個有伴。

走出村委會,已經是晚上的八點,這個點想去食堂吃飯都不可能了,南易只能往村裡的代銷店走去。

“阿嬸,有泡麵麼?”

文昌圍的代銷店是婦女主任牛愛花開的,從去年開始她還兼了計生工作,小日子不好過。

“有啊,冠生園、華豐三鮮伊麵都有,你要食香塂的公仔麵,小鬼子的日清都有。”

“阿嬸,不會是走水過來的吧?”

“哪能啊,正規渠道進來的,城裡有人在做這個進出口生意。”

“幫我下五包三鮮伊麵,阿嬸,調料別放,擱點鹽和味精就行。”

“好,我再給你擱點青菜,家裡還有肉,要給你切點不?”牛愛花說道。

“算了,放點青菜就行。”

這時候的泡麵談不上多方便,必須得煮,用熱水泡根本不好吃。當年在火車上,劉貞能吃的那麼歡是因為沒吃過,也因為餓的。

去年,她想懷舊一把,泡了一碗雞蛋麵,也就吃了一口就不想吃了,直說難吃。

文昌圍幾乎家家戶戶都用上了煤氣灶和煤油灶,土灶都有,煤爐卻是很少有人用,這倒不是深甽缺煤,曲仁礦隔的不遠,而且還在往深甽定向供煤。

而是煤爐用起來並不方便,錢也省不了多少,大部分村民還是土灶為主,煤氣灶為輔。

沒一會,牛愛花就端著三大碗泡麵過來,碗麵上不但躺著幾根菠菜,還臥著兩個荷包蛋,一看就是溏心的。

“南易,你試試,從墾殖小隊拿來的土雞蛋,走地雞下的蛋,沒餵過飼料,味道比家裡自己養的還好。”

“那我試試。”

南易把雞蛋夾起來,湊到嘴邊,先把蛋黃吸到嘴裡,甜甜的,沒有腥味。

“嘗不太出來,和家裡的土雞蛋分別不大,阿嬸,這個雞蛋是墾殖集團銷往香塂和日本的那一批吧?”

“翠竹是這麼說的,村裡每家分了十個,讓大家也嚐嚐鮮,以後想吃就吃不上了,都得緊著賣,說是賣一塊好幾毛一個呢。這雞蛋是好吃,就是個頭太小。”

“哈,那我得補給阿嬸,一共十個蛋,這就六個了。明天我去找翠竹阿嬸,把我和劉貞的那份也給領了。”

“她不在,去鰻鱺養殖場了,有日本客人過來看魚,她得去招待著。”

“嗯?這麼早就來看魚,咱們的魚要出欄還要好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