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知己漫談(第2/3頁)
章節報錯
“靠,我在你眼裡都成什麼人了?你知不知道,在我下鄉的那一天,我奶奶去送我,她送給我八個字‘無愧於心,振興中華’,這幾個字我一直銘記於心,是我做人的準則,我……”
“你歇了吧,在我面前裝個屁,你屁股一撅,我就知道你要拉什麼屎,我說咱做人別這麼虛,實在一點行不行?”賴彪根本不等南易說完,直接就懟回來。
“行行行,我虛,你實在,媽的,我生氣了,賬單你付,我走了。”
“走個屁啊,不打牌就不打牌,找個地方,高爾夫、保齡球都行,今天我是把你當大戶吃了,吃喝玩一條龍,不到晚上十點別想走。”賴彪抓住作勢欲走的南易,說道。
“你真他孃的無賴,今天我也豁出去當一回冤大頭,走吧,清水灣。”
去清水灣高爾夫球場只有南易和賴彪兩個人,賴彪並沒有把羅奐給叫過來,兩人在球場上一邊打球,一邊聊起了白酒的事情。
“我記得七四七五年的時候,上頭提出發展低度白酒,說是發展低度白酒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應、節約釀酒用糧、有利於身體健康、促進白酒行業的科技進步。
那時候低度白酒就開始盛行,高度白酒靠邊站了。
南陳酒準備主打幾度的酒啊?”
南易揮舞了一下球杆,把球給打了出去,往球飛翔的方向盯了一會,才轉頭對賴彪說道:“你說的那個啊,後面幾個理由純粹是為了花團錦簇的修飾之詞,真正的理由是前兩個,咱們國家缺糧,釀白酒太費糧了,可酒又不可或缺,那隻能是把酒的度數給壓下來。
度數低,原來能喝半斤的,就會變成能喝七八兩一斤,喝的多了嘛,買的自然就多,酒廠的經濟效益自然就變好了。
可你知道低度白酒是怎麼做出來的嗎?”
“廢話,我知道還問你,趕緊說。”賴彪把南易推開,揮舞球杆把球給打出去。
南易站定,搖了搖頭,說道:“傳統的白酒蒸餾出來的酒,度數在60度左右,最高可以達到70多度,然後又怎麼把酒液變成30幾度、40幾度呢?
那些釀酒的專家絞盡腦汁,想到了一個奇招——加漿。
加漿這名詞聽起來嚇唬人,可說白了,就是往酒液裡面兌水,無非就是為了聽起來專業一點、格調高一點,這才弄了個‘加漿’的玄乎詞。
加漿這種做法,在民國的時候可以算作是犯罪,不拉著蹲監,也得罰個傾家蕩產,誰知道現在卻成了主流的做法。”
“說白酒就說白酒,不要東拉西扯,你也是運氣,晚生了幾年,就你這張嘴,早些年免不了要吃苦頭。”
“得了得了,還聽不聽?”
“聽啊,接著說。”
南易和賴彪兩人往前走著,南易繼續說道:“低度白酒的生產,不管怎麼做,加水都是必然的環節。不過呢,如果直接往原酒中加水,酒就會變得渾濁,有些甚至還會變得和餃子湯一樣。
不過這個問題,也難不倒人,渾濁的問題很容易解決,就咱們倆不是學化學的,也能運用高中化學知識解決這個問題。
無非就是透過各種吸附劑吸附、冷凍法、活性炭吸附、樹脂吸附來淨化。”
“不對啊,這麼做的話,酒的味道不是變淡了麼?”
“嗐,這個問題還不好解決麼,有良心就往酒裡添點基酒提高酒的的口感,你可以理解為調味酒,調味酒很寶貝,價格不便宜。
沒良心或者為了壓低成本,那就直接往酒裡面兌食用酒精,再添點香精香料。這樣一斤白酒就可以變成兩三斤,既節約了糧食,又提高了效益。
至於你問南陳酒的主打度數,暫定38度、43度、46度、51度這四種,還會推出一種符合老外口感的品類專門用來出口,準備和伏特加、龍舌蘭打擂臺。”
“你這是直接對標茅臺啊。”
“很正常啊,茅臺本來就是南陳酒的最大假想敵。”
南易輕輕推杆,高爾夫球緩緩的就往球洞滾去,沒一會就滾進洞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