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大家說,我其實也一直在收集古董,從八零年就開始了,現在這古董便宜啊,三塊錢就可以買一個很像樣的碗。

上回我見到一個宋末的冰瓷酒碗,五塊錢就買到手了。我寫篇,稿費怎麼著也有大幾十吧,一次就能買不少碗。

我還收到過不少好物件,有一個叫‘百花不露地大瓶’,乾隆年間的。

跟你們說,我這個大青花罐子,是我從一個地攤上買回來的,我跟那些練攤兒的哥們處熟了後,他們就願意帶著我往住戶家裡領。

你們可能不懂裡面的門道,有些東西太貴,練攤的買不起,也怕擔風險,他們就領著我去。古玩行當過去有個特別好的規矩,叫做成三破二。

說的就是中間人拿5%,‘成’是賣方買賣做成了,‘破’是買方破費,這樣他們把我帶過去,不用承擔風險,就可以拿點好處費……”

看馬末都的樣子,很樂意和大家分享一點古玩行當裡的故事,可看得出來,在坐的並沒有幾個願意聽他白活。

隨著他深入的說,有幾個表面功夫都懶得應付,就顧著在那吃了。

馬末都也不惱,逮著還願意聽的南易和葉大膺接著說,為了說著方便,他還和別人換了一下位置,坐到南易的邊上。

“我跟你們說,這古玩行當裡,可有不少講究。有一次,一個小鬼帶我買東西,進屋後那小鬼等在門外。

屋主指著一堆東西,有瓶子、鍾、碗等十來件,開口要我360。

我細細的看完,覺得這價格不錯,就對他說我要了,可那個屋主卻又突然反悔不賣了。

出門後小鬼問我買了嗎,我就說我想買人家不賣,你說我一文化人也不能跟他掰扯,只能走了。

他問我裡面那些東西哪件不值錢,我說裡面有一破碗一分錢都不值,他說行,你跟我進來吧。

小鬼於是進門:‘哪能不賣呀?’

屋主說就是不想賣了。

他趁那屋主不注意,當著我面拿起那隻碗啪就摔了,嚇了我一跳。

我看是成心摔的。

那小鬼說:‘哎喲,不小心給你摔碎一個,這可怎麼辦呀,賠是肯定不可能了,還是按原價360元都買下來吧。’

他摔碎一個最不值錢的,說要賠就拿360塊錢帶走這一堆,弄得屋主特難過,我也特不好意思。

這種人非常有經驗,經常串戶,專門收這種舊貨。

最後屋主和家人嘀咕半天,還是決定360塊賣我了,出門以後,我問那個小鬼,‘要是這家人非不賣呢?’

那個小鬼就說,‘他們要是還不賣,我就再摔一件,看看他們賣不賣。’

嘖嘖,這種地痞才會使的手段,我當時還真想不到。

我跟你們說,這種人就叫‘喝街’的,就是專門走街串巷,非常有經驗。

我現在算是被他們給套牢了,現在經常有喝街的去出版社找我,讓我跟他們去通縣喝街。我怎麼也是個文化人啊,臉皮兒薄,不好意思跟他們上街收破爛。

但我知道通縣的古董特別多,因為過去通縣是京城貨運終點,很多黃花梨傢俱在蘇洲做好,透過運河運到通州,這裡就成了傢俱集散地,賣不掉的庫底子就自己留著用。”

也許是覺得難得有聽自己白活的聽眾,馬末都越講越起勁,喝口酒潤潤嗓子,繼續說道:“我跟你們說,喝街也有喝出寶貝的。有一次,幾個農民喝出一個永樂年間的罐子,喝出來是幾塊錢,轉手就能好幾千……”

巴拉巴拉,馬末都滔滔不絕。

南易也是回過味來了,估計馬末都邊上沒什麼人對古董感興趣,他呢,又特喜歡顯擺自己在古董方面的成就,這會,逮著南易和葉大膺兩人,他算是高興了,把自己可以顯擺的一氣兒都甩了出來。

“在這行當呆久了,我認識的人也就多了,國營古玩店我也經常去逛,聽裡面的人說,當年一車一車收古董的,絕對是行家裡的行家,人家揀走的都是精品。

將來這古董的價格要是漲起來,肯定是那些先漲,要麼是絕版,要麼就是好物件裡的精品,嘖嘖,也不知道戳在背後的人是誰,這眼光真不得了。”

南易心裡暗道:“繼續,別停,繼續誇,幕後黑手就在你門前坐著呢,好詞我聽得見。”

“老馬,改天上你那看看你收的物件去,讓我開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