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羙國編劇協會的作用,才使得好萊塢電影長盛不衰。

同羙國正好相反,香塂就不重視編劇這個行業,認為這個行業可有可無,飛紙條就是香塂電影的特色。

在香塂經常有成名的編劇窮困潦倒,死在貧窮當中。

不說別的,在香塂電影的黃金十年,電影業倒是趁此良機加快了正規化和組織化的步伐——香塂影業協會、香塂電影導演協會、香塂演藝入協會、香塂專業電影攝影師協會相繼成立,卻獨獨缺少了電影編劇協會。

編劇協會一直沒能成立,深究其原因,還是和編劇在香塂電影圈裡的地位不高有很大的關係。而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香塂電影圈的人認為編劇的行業門檻不高。

在香塂特色的電影圈制度下,想做編劇很簡單,就是龍虎武師出身的曾姦藍,也會寫出好幾個賣座劇本。

正因為門檻不高,編劇在香塂電影圈裡長期不受重視,偏偏香塂電影蓬勃興起的那些年,都是功夫片大行其道,再厲害的編劇,也只能給功夫明星、武夫導演打工。

人家出故事概念,編劇負責度橋撰寫劇本。

香塂的編劇大致分為兩個型別,最多的就是如同導演的智囊團,導演或是製片商想出一個點子,然後找一群編劇集體編故事撰寫劇本。

嗯,這和槍手公司有點類似。

另一類則被稱為開戲師傅,這是屬於編劇中最頂尖的一小撮,他們享有幾乎和導演同等的權力,可以提出完整的故事構思,對一部電影具有“思想指導性”的貢獻,這樣的人還有一個稱呼被叫做——金牌編劇。

不過在香塂能做到金牌編劇的編劇,大都改行做了導演,這也是造成香塂編劇人才一直很匱乏的原因。

雖然香塂的電影不乏很多經典的存在,但大多數電影都是內容缺失的跟風之作,即便是後面幾年港片輝煌的時期,拍出來的爛片,還是佔據絕大多數。

香塂電影本就是個畸形,能紅火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但衰落最為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基礎不全,像好萊塢這裡的編劇,可以說是一部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一個好的編劇,就沒有一部好電影。

在香塂,編劇基本上就相當於打雜,或者叫補缺,壓根就沒有多少地位。

先天根基不行,又怎麼可能長久的輝煌?

而專業編劇人才的缺乏,也使得香塂電影內容缺失,在歐美觀眾眼裡,香塂電影可以說一直有著內容不規範,劇情甚至前後矛盾的現象。

就是被香塂電影人捧為經典的黑道電影《英雄本色》,在歐美觀眾眼裡也是漏洞百出,不值得推敲。

香塂也不重視版權,你《最佳拍檔》火了,我換個名字,和你拍差不多的片子,你能奈我何?

關鍵最噁心的,可能幾個主演還是同幾個人,觀眾可不關心這片子是哪個公司出品的,他們只認演員。

“哇,劉鷹鉤鼻的片子,肯定好看……”

只要喜歡一個明星,就算他的演技不到位,也會認為這是一種人家特有的演技特色。

某雙電眼,電了幾十年還在那裡電,偏偏有不少人說他的眼裡有戲。

有戲個der,幾十年了演的還是自己,從來沒進入過角色,不管什麼角色還是他的那一身味道,他演的都是“某某某演的混混”、“某某某演的大俠”,而不是某混混、某大俠。

不過,南易倒是覺得,他的敬業還是值得肯定的,床戲從來不借位、不弄虛作假,添為吾輩楷模。

扯遠了,拉回來。

在羙國立項拍電影,必須先透過劇本認證,證明你的故事內容沒有抄襲,沒有撞車。